洪武三年(1370)五月,因国家急需人才,朱元璋颁发科举诏令,于八月设科取士。明代科兴考试分文武二科,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京师会试考中者有资格参加殿试。三年一大考,殿试由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及格而被录取的通称进士。凡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八股文,虚内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武科试士则以技勇为重,所考内容因时局要求而变化。六年一大考,考中头名称武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