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帝位,以第二年(1399)为建文元年。为了推行自己的新政,建文帝首先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了调整。他以兵部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翰林修撰黄子澄为太常卿,还将方孝孺提拔为翰林侍讲,大为重用。随后,他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主要内容有:省刑减狱;均江浙田赋;调整政府官僚机构。尤其是后者,建文帝在位期间始终没有间断过,调整涉及到官制的许多方面。其中极为重要的有两项:首先,省并州县,革除冗官冗员;其次,更定内外官制。把尚书的品秩由正二品提高到正一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封建最高权力机构的畸形特征及内部的不平衡现象。建文改制虽仅进行了4年,但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明朝史学家朱鹭称之为“四载宽政解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