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宗久未立储,成为朝臣争执之端,无意中亦成为东林党议上肇始。万历二十二年(1594),神宗欲立郑贵妃所生子常洵为太子,廷臣则普遍请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故朝廷出现国本之争。吏部文选郎顾宪成力争“无嫡立长”,触犯神宗。首辅王锡爵将辞官,顾宪成推举王家屏代为首辅,王家屏也是立长派,顾宪成因此再次触怒神宗被革职还乡。 顾宪成 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无锡人。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道之处,顾宪成被革职之后,与其弟允成重修东林书院,偕同志者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等在此讲学,“每岁一大会,每月一小会”。当时一些被谪黜的士大夫,或世不能容而退居山野者,皆闻风响附,他们讽议时政,裁量人物。朝内官员慕他清议,亦遥相应和。东林书院隐然自居一党,后来遂称东林党,宪成亦被尊称为“东林先生”。其后,孙丕扬、邹元标、赵南星等正直君子,为朝廷所黜,亦赴东林相继讲学。他们自负气节,与朝廷相抗,是为东林党议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