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勋之后
沐昂,明朝初年将领、诗人、黔宁王沐英的第三子,自沐英至其长兄沐春、次兄沐晟,均受命镇守云南,世袭西平侯(后进封黔国公)爵。
渐获升迁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沐昂被任命为锦衣卫散骑舍人,三十五年升任府军左卫指挥佥事。
永乐四年(1406年),沐晟受命征讨安南胡朝,明成祖于是在五月越级提拔沐昂为都指挥同知,兼领云南都司事务。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二月,沐昂随沐晟入朝觐见新即位的明仁宗,获赐羊酒。
洪熙元年(1425年)正月,沐昂升任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仍掌云南都司事。
宣德十年(1435年)二月,明英宗升授沐昂为右军都督府右都督。
麓川始末
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沐昂、沐晟与都督方政、都督佥事张荣等出征叛乱的麓川宣慰使思任发。次年正月,方政大破麓川军,追击至空泥,被重兵包围,沐晟不救,致使方政战死。
正统四年(1439年)三月,沐晟在回师途中畏罪暴毙(一称服毒自尽)于楚雄,其子沐斌尚居京师。五月,英宗升沐昂为左都督,佩征南将军印绶,以总兵官接替沐晟镇守云南,继续征讨思任发。
沐昂进驻金齿后,鉴于麓川势大,一直按兵不动。张荣驰攻芒部兵败,沐昂因相隔甚远而无法救援,回师后,被贬秩二级,降为都督同知。之后,思任发率军入侵,沐昂将其击退,并擒杀了师宗州的叛乱者。
沐昂上奏朝廷,认为讨伐麓川必须调动湖广、川、贵兵十二万,分三路进攻湾甸、芒部、腾冲。在廷议中,英国公张辅等认为分兵势孤,容易被各自击破,应该派重臣前往云南负责征讨事宜。大学士杨士奇支持刑部侍郎何文渊的耕战之说,认为不用出兵。张辅则认为思氏嗣封职位已有六十余年,多次违抗明朝,如果接受议和不战,那将示弱于三宣六慰,有损明朝在西南地区的威望。英宗同意,于是在正统六年(1441年)派兵部尚书王骥、定西伯蒋贵等率军十五万南征麓川,命沐昂负责后勤粮饷运输。
正统六年(1441年)十二月,王骥、蒋贵大破思任发,前后斩首三千三百九十余级,“焚溺数万”,思任发携妻儿逃往缅甸。第二次麓川之役结束。次年,沐昂复职右都督,受命追捕思任发,但没有成果。此后再次升任左都督。
逝世
正统十年六月二十二日(1445年7月26日),沐昂在云南逝世。英宗闻讣讯,赐祭葬,追封他为定边伯,谥号“武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