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沐春

沐春(明朝初年将领、勋臣)

沐春
沐春(1363年-1398年),字景春。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初年将领、勋臣,黔宁王沐英长子。沐春自少随父征讨,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风,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袭封西平侯,接替沐英镇守云南。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平定越州土目阿资之乱。洪武三十年(1397年),刀干孟驱逐麓川宣慰使,发动叛乱,沐春以征虏前将军总督滇、黔、蜀军征讨,大破其军,威震西南诸蛮。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沐春病逝于军中,年仅三十六岁,谥号“惠襄”。沐春镇守云南七年,先后讨平维摩十一寨、越州阿资、宁远刀拜烂、广南侬贞佑、麓川刀干孟等部叛乱,维护了西南边陲的安定;又大兴屯田,开凿池河,颇受官民爱戴。他早逝之后,百姓为他立祠祭祀。

  • 全名沐春
  • 景春
  • 谥号惠襄
  •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1363年
  • 逝世日期1398年
  • 主要成就镇滇七年,治绩突出屡破诸蛮,威震西南
  • 最高官职征虏前将军、云南总兵官
  • 籍贯凤阳府定远县
  • 爵位西平侯

早有才勇

沐春是明初名将沐英的长子,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风。自十七岁起,沐春便跟随沐英出征西番,又随军征伐云南、江西等地,常为先锋。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群臣请求先让沐春试职,以观察其是否称职,明太祖不同意,说:“这孩子是朕的家人,不用试任。”实授他为佥事。

沐春曾奉命审讯烈山囚犯,又在蔚州审问叛党,在两次事件中秉公执法,分别开释了数百人。

总镇滇黔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逝世,太祖命沐春袭封西平侯,代镇云南。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维摩等十一寨作乱,沐春派将军瞿能率军讨平。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沐春平定越巂蛮,建置澜沧卫。同年冬,越州卫土目阿资再次叛乱,沐春与都督佥事何福联兵进讨。沐春提议:“此贼积年逋诛者,以与诸土酋姻娅,辗转亡匿。今悉发诸酋从军,縻系之,而多设营堡,制其出人,授首必矣。”于是驰往越州,分兵数路进逼州城,暗中埋伏精兵,先以弱卒引诱阿资所部追击,待其进入包围圈后,令伏兵出击,大败阿资。阿资逃亡至山谷中,沐春暗中交结邻近的土官,侦知其所在位置,以树垒截断阿资等人的粮道,使其愈加困窘。不久后,沐春突然对其大营发动袭击,生擒阿资,将阿资与其党羽二百四十人一并诛杀。越州之乱遂平。

此时,广南土司侬贞佑联合党蛮抵抗明军,沐春率兵进击,生擒侬贞佑等,斩俘以千计。宁远土司刀拜烂依附安南,不听朝命,沐春派何福进军讨伐,逼降刀拜烂。

疾驱力战

主词条:平缅之战

洪武三十年(1397年),麓川平缅(今云南陇川)宣慰使思伦发被属下刀干孟(一作刁干孟)驱逐,逃奔云南。沐春携思伦发入朝觐见,面受太祖方略,被任命为征虏前将军(一作征南大将军),以都督何福、徐凯为副将,统领云南、四川各路军队南下。十二月,太祖令思伦发暂驻怒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沐春进抵平缅,贯彻先礼后兵的策略,先派军队护送思伦发至金齿,檄令刀干孟前来迎接,刀干孟不作答复。沐春于是挑选五千士兵,令何福、瞿能统领,命他们越高良公山,直捣南甸(今云南腾冲西南),大破叛军,斩杀其土酋刀名孟,颇有斩获。何福等又回师攻击景罕寨,叛军凭借有利地形居高坚守,明军粮草将尽,叛军则士气高涨,何福连忙告急于沐春。沐春闻讯后,亲率五百骑兵救援,连夜抵达怒江,在次日黎明时渡江,直达景罕寨前,命令骑兵在寨前驰骋,“扬尘蔽天”,以作警示。叛军得知明援军已至,大惊,因而举寨投降。沐春乘胜进击崆峒寨,寨中叛军乘夜溃逃。此役,明军前后招降七万人,将士想要将其全部屠杀,沐春坚持不允。

积劳病逝

战后,刀干孟请求投降,太祖认为他反复无常,不许,仍命沐春统军进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九月十二日,沐春因积劳成疾而病逝,时年仅三十六岁。新即位的建文帝闻讣讯,赐他祭葬,予谥号“惠襄”。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