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廖永安

廖永安(明代郧国公)

廖永安
廖永安(1320年-1366年9月2日),字彦敬,巢县人(今属安徽省),廖永忠之兄。中国明朝开国功臣,朱元璋麾下将领。廖永安初以捕鱼、贩运为生。1352年,廖永安加入以彭早住为首的义军,彭早住死后,廖永安成为义军首领之一。1355年,廖永安等人投奔朱元璋。6月27日,廖永安大败守卫裕溪口的元军水师。1358年8月,率领水军先后在长江南岸福山港、江北狼山大败张士诚舰队。同年,又率部众于宜兴附近的太湖与张士诚水师鏖战,最终兵败被俘,被押往平江张士诚处,廖永安拒不投降后。于1366年,死于狱中。廖永安屡败元朝水军,使得朱元璋有了渡江的资本,为朱元璋统一江南打下了基础,渡江之后,屡立战功,攻克多座城市,为朱元璋扩大疆域作出了贡献,水军方面,廖永安弥补了朱元璋军的不足之处。

  • 彦敬
  •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 出生地巢(今安徽巢湖)
  • 出生日期1320年
  • 逝世日期1366年
  • 主要成就屡败元朝水军
  • 本名廖永安
  • 爵位楚国公→郧国公
  • 谥号武闵(杀身克戎)

早年经历

约至正十一年(1351年),江淮兵乱,廖永安和弟弟廖永忠聚兵盘踞在巢湖水寨,以对抗寇贼,保卫乡里,后左君弼盘踞庐州作乱,廖永安十分窘迫。

屡立战功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廖永安听说朱元璋在和州后,带着弟弟廖永忠、部署俞通海筹得金钱,领巢湖水军投靠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高兴,亲自收编其军队,并率军赶往巢湖,在马场河击败了元朝中丞蛮子海牙。朱元璋回军和州,在黄墩与元朝中丞大战于裕溪,元朝水军的楼船进退不便,而廖永安等人操船却进退若飞,屡败元朝水军,使得朱元璋下定了渡长江的决心,同时俘获十九位善于开船的人,朱元璋命廖永安、张德胜、俞通海等人分别统领。六月,朱元璋军发兵江口,廖永安和朱元璋同乘一支船,廖永安问朱元璋在哪靠岸,朱元璋命在采石登陆,于是廖永安直驶牛渚,趁着西北风迅速渡江,岸边守军十分恐惧,出来迎战却一打即散,朱元璋于是迅速猛攻采石,采石守军全部溃逃,乘势攻取了太平、芜湖,因功被授予管军总管。

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廖永安率舟师攻破海牙的水寨。三月,进攻集庆,生擒了陈兆先,得军民五十余万,朱元璋设立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建康翼统军元帅,昭武大将军。朱元璋欲图夺取镇江,后又率领水军攻取了镇江、太沙,平定沙祝家等寨。四月,攻克金坛。五月,攻打常州。六月,攻克宣州。七月,张士诚军进犯瓜埠,廖永安率军迎战,击败张士诚军。十一月,徐达等人包围常州,廖永安和其形成夹击之势,大破常州军。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常州平定,因功升任同佥江南行枢密院事。十月,率舟师同常遇春自铜陵进攻池州,水陆联合作战,攻破了城北门,捉拿了徐寿辉的守将,攻克池州。

不幸被俘

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月,偕同俞通海攻占江阴的石牌戍,降服了张士诚的守将栾瑞并攻取了宜兴、无锡等处,生擒朱元帅,提升为同知枢密院事。六月,张士诚军队侵犯常熟,廖永安率舟师在常熟的福山港大败张士诚的部队。七月,在通州的狼山再次败张士诚军,缴获其战舰而归。八月,担任总兵,征伐苏州,宜兴复叛。十月十二日,与徐达、邵荣邓收复宜兴,乘胜深入太湖追击张士诚军,恰好遇到了张士诚部将吕珍,双方交战,因为后援没能跟上,船只又搁浅,不幸为吕珍所俘虏。

囚中逝世

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月,廖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惜他的才勇,准备招降他,廖永安拒绝后被张士诚所囚禁,时徐达擒获张士诚弟弟张士德,张士诚派人和朱元璋商量,以廖永安换张士德,朱元璋不愿意,斩杀了张士德,廖永安最终未能归还。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十月,朱元璋为廖永安不降所感动,遥授其江淮等处中书省平章事,封楚国公。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七月,廖永安被囚八年后在平江去世,年四十七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