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周伯琦

周伯琦(元代学者、诗文家)

周伯琦
周伯琦(1298年-1369年),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路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翰林待制周应极之子,元代学者、诗文家。周伯琦自幼随父游京师,入国学。以荫授海南县主簿,三转为翰林修撰。至正元年(1341年),任宣文阁授经郎。此后屡次转官,皆在宣文、崇文之间。顺帝尝呼其字伯温而不名,特命为广东廉访司佥事。至正八年(1348年),召入为翰林待制,累升直学士。至正十二年(1352年),与贡师泰同擢监察御史,两人皆为南士之望。后因劾御史刘希曾,受到时论的非议。在江东肃政廉访使任上,因失陷宁国,受到南台御史余观纠劾。至正十四年(1354年),为江东、浙西肃政廉访使。至正十七年(1357年),奉命招谕张士诚,张士诚降元。周伯琦留在张士诚所占据的平江,10余年不得归。张士诚被朱元璋攻破,才得以还归鄱阳,拜资政大夫、江浙行省左丞。不久就去世于故里。周伯琦工书法,并曾撰《六书正讹》5卷、《说文字原》1卷,今均存。有诗文稿若干卷,今存《近光集》3卷、《扈从诗》1卷。《元诗选》初集选入周伯琦诗77首,分别题为《伯温近光集》及《伯温扈从诗》。

  • 伯温
  • 玉雪坡真逸、坚白居士
  • 所处时代元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1298年
  • 逝世日期1369年
  • 主要作品六书正讹、说文字源
  • 本名周伯琦

博学工文章,而尤以篆、隶、其、草,擅名当时。篆师徐铉、张有行笔,结字殊有隶体,字颇肥,而玉润可爱。至正年间顺帝命篆“宣文阁宝”仍题扁。摹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智永所书《千字文》,刻石阁中。二十二年(1362年)临石鼓文册,现藏故宫博物院。卒年七十二。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二书。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