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朱橚

朱橚(明朝第1任周王)

朱橚
朱橚(1361年—1425年),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明太祖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弟,明惠宗之叔,母为孝慈高皇后(一说蒙古女碽妃)。明朝宗室,第一任周王,医学家,植物学家。朱橚于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吴王,后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太祖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其任左宗人。同年,触太祖怒,被贬云南,后被他人阻止,羁居京师。建文初(1399年),朱橚又以谋反之名被贬为庶人,后复召还京。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汴梁发生河患,朱橚向成祖进言,不要使民力劳顿,成祖于是罢止。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状告朱橚造反,次年二月被召回京,朱橚叩首请求死罪,成祖怜惜,不再过问。洪熙元年(1425年),卒于开封。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又组织编著《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其中以《救荒本草》成就最为突出。《救荒本草》作为一种记载食用野生植物的专书,不仅能抓住植物的一些主要特征,还使用了一些易懂、简洁、确切的植物学术语,对植物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其也是中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朱橚的《救荒本草》不仅在救荒方面起了巨大作用,还开创了野生食用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这部书在明代翻刻了几次,还有不少文人学者纷起仿效,还形成了一个研究野生可食植物的流派。明代本草学家李时珍认为《救荒本草》“颇详明可据”。

  • 全名朱橚
  • 别名周定王
  • 谥号
  • 封号吴王→周王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南直隶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 出生日期1361年10月8日
  • 逝世日期1425年9月2日
  • 主要作品救荒本草
  • 祖籍安徽凤阳

龙凤七年(1361年)七月初九日(8月9日)生。

吴元年(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吴王朱元璋命世子及诸子名,祝告太庙曰:「维子之生,父命以名,典礼所重,古今皆然。仰承先德,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一人曰炜,敢告知之。」朱元璋以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屦行幐,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明太祖册封诸皇子为王,诏天下曰:「朕荷天地百神之佑、祖宗之灵,当群雄鼎沸之秋,奋起淮右,赖将帅宣力,创业江左。曩者,命大将军徐达统率诸将以定中原,不二年间海宇清肃,虏遁沙漠,大统既正,黎庶靖安,欲先论武功以行爵赏,缘吐蕃之境未入版图,今年春复命达等帅师再征,是以报功之典未及举行。朕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朕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长子标为皇太子,诸子之封本待报赏功臣之后,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第二子樉为秦王,第三子棡为晋王,第四子棣为燕王,第五子橚为吴王,第六子桢为楚王,第七子槫为齐王,第八子梓为潭王,第九子杞为赵王,第十子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传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于戏!奉天平乱,实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兹诏示,咸使闻知。」 册封朱橚文曰:「昔君天下者,禄及有德,贵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国于一方,尤简在帝心。第五子橚,今命尔为吴王,分茅胙土,岂易事哉!朕起自农民,与群雄并驱,艰苦百端,志在奉天地,享神祇,张皇师旅,伐罪救民,时刻弗怠,以成大业。今尔固其国者,当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礼,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时享之,谨兵卫,恤下民,必尽其道。于戏!勤民奉天,藩辅帝室,允执厥中则永膺多福,体朕训言,尚其慎之。」

洪武七年(1374年)九月二十八日,孙贵妃逝世,明太祖命吴王朱橚服慈母服,斩衰三年,以主丧事。

洪武九年(1376年)十月二十六日,诏秦王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吴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往练兵凤阳。

洪武十年(1377年)六月十四日,明太祖册封宋国公冯胜女儿为吴王朱橚妃。

九月五日,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吴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自凤阳还。

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一日,明太祖册封皇子朱椿为蜀王,朱柏为湘王,朱桂为豫王,朱楧为汉王,朱植为卫王,改封吴王朱橚为周王。

三月十日,诏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之国,仍诏燕王朱棣及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还驻凤阳。

洪武十二年(1379年)正月三日,燕王朱棣及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自凤阳来朝,明太祖赐其从官卫士钞有差。

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月,明太祖诏朱橚之国开封,以宋宫故地为府。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二十六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及周王朱橚、楚王朱桢奔马皇后丧至京师应天府(今南京)。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二十九日,明太祖遣使以敕谕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曰:「近者,五星太阴皆犯井,主秦晋周有兵,今客星又入太微,此非小异也,符至秦,兵勿出关,晋周之兵皆不宜有所调遣,止于本国训练防闲,慎之慎之。」

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十五日,周王朱橚以纳哈出来降奉表称贺。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九月十五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湘王朱柏、鲁王朱檀、潭王朱梓来朝。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十日,朱橚因为擅自离开封国到凤阳,谪迁云南,明太祖遣使敕西平侯沐英曰:「周王迁镇云南,至日择第居之,应有军民之务,尔英自理之。」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十二月,获准返回封地,上表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正月六日,周王朱橚来朝。二月九日,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湘王朱柏俱还国,明太祖赐其从官侍卫衣钞有差。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四月十四日,周王朱橚及其世子朱有炖来朝。二十四日,周王朱橚及其世子朱有炖还国,明太祖赐其从官侍卫衣钞有差。

六月,周王到天城卫,传奉圣旨说:兄在太原,就便太原传旨了,却出塞外去。若兄在塞外,也要到塞外传旨,教弟先看草场地面了,至明年正月,方来整理(镇虏)城子。

六月二十九日,明太祖召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期以八月十二日至京师应天府(今南京),代王朱桂、肃王朱楧、辽王朱植、庆王朱㮵、宁王朱权期以九月十二日至京师。

七月,朱元璋下旨除郡王外,都是百姓。拨镇虏城子与周王。

八月十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齐王朱榑至应天府(今南京)。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正月十六日,明太祖遣使敕周王朱橚发河南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三万四千余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二月二十三日,宁王朱权言:「近者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道上,意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明太祖曰:「胡人多奸,示弱于人,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堕其计。」于是敕燕王朱棣选精卒壮马抵大宁、全宁沿河南北,觇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仍敕周王朱橚令世子朱有炖率河南都指挥使司精锐往北平塞口巡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就已感到「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以及他们「拥重兵,多不法」的威胁,因此他一即位,就开始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以朱橚是燕王朱棣同母弟,害怕他支持朱棣,特意提防他。朱橚本身也蓄有异谋,长史王翰数谏不纳,诈作发狂而离职。朱橚次子朱有爋向朝廷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朝廷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把他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县。

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禁锢。

六月十七日,燕王朱棣攻入应天府,即皇帝位,恢复了朱橚的爵土。

七月八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钞二万一千锭。

七月九日, 明成祖赐周王朱橚生日礼物,冠一,通天犀带一,采币三十匹,金香炉合各一,玉观音、金铜佛各一,钞八千锭,马四匹,羊十羫,酒百瓶。

七月十六日, 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齐王朱榑二万锭。

八月八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第二子朱有爋为汝南王,第三子朱有烜为顺阳王,第四子朱有爝为祥符王,第五子朱有熺为新安王,第六子朱有灮为永宁王,第七子朱有煽为汝阳王,第八子朱有爌为镇平王,第九子朱有炥为宜阳王。齐王朱榑第二子朱贤烶为乐安王,第三子朱贤焌为长山王,第四子朱贤𤍘为平原王。

八月二十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第二女为兰阳郡主,擢徐茂先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郡主配之。徐茂先,是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孙。

十月二日,明成祖制周王朱橚仪仗。

十月九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长女为仪封郡主,擢右军都督佥事马溥子春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郡主配之。

十月二十八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钞十万锭。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十日,明成祖命汝南王朱有爋居云南大理,赐钞二万锭,海𧵅十万索,绵布五百匹,禄米岁二千石,俭岁千石。朱有爋,是周王朱橚第二子,建文中尝告其父不轨,至是弗容于父,遂有是命。

正月十三日,明成祖以复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旧封诏告中外。

正月二十五日,明成祖命周王朱橚之国,赐钞一万锭。

四月四日, 周王朱橚上表请立皇太子,明成祖赐书答之曰:「储贰之建,所以定国本,系人心,其任甚不轻也。间文武群臣表请至再,皆未听纳,今贤弟复以为言,贤弟所以为国家经远之虑至矣。顾长子虽有仁厚之资,而智识未充,行业未广,方咨求贤达与之偕处,冀以涵养其德性,增益其学问,使日就月将,底于有成,而后正名未为晚也。」

七月九日,以周王朱橚生日,明成祖遣驸马都尉宋琥賫钞币、衣服、鞍马、羊酒赐之。

十一月六日,明成祖赐书周王朱橚曰:「今钦天监言庚辰日有背气在宋分,其占有小人背叛,宋分虽广而吾弟旦暮起居,亦宜防慎。」并赐日本扇及椰子等物

十二月六日,明成祖赐书周王朱橚采币、羊酒、鞍马。

永乐二年(1404年)三月二十八日,周王朱橚进颂九章,及佾舞 。

四月二十四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纱五十匹,氁丝将乐布各百匹,日本扇贰百握。

七月八日,周王朱橚进献嘉禾。

七月九日,以周王朱橚生日,明成祖遣驸马都尉宋瑛赐之钞币、鞍马。

八月九日,明成祖封晋恭王第四子朱济焕为宁化王,周王朱橚第三女为信阳郡主,册黔国威毅公吴复孙女为唐王朱桱妃,命盛瑜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信阳郡主配之。盛瑜瑜,是英武卫指挥盛震之子。

九月八日,周王朱橚来朝,献驺虞,百僚称贺,以为「皇上至仁,格天所至」,既罢朝,明成祖谓侍臣曰:「适闻群臣言,不觉惕然天下之大,如一夫有怨,岂得谓仁?一念不诚,岂能格天?朕方夙夜斯惧,何可便谓驺虞是天降祥于朕?」侍臣曰:「圣志如此,所以上格天心。」明成祖曰:「祥瑞之来,易令人骄,是以古之明主皆遇祥自警,未尝因祥自怠。警怠者,国之安危系焉,驺虞若果为祥,在朕更当加慎。」是日,宴周王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于中右门。

十月十七日,周王朱橚辞归,宴如初至,赐赉甚厚,并赐其从官钞有差。朱橚既行,明成祖复遣驸马都尉沐昕以羊百牵、酒千瓶及外国所贡珍异之物驰赐之。

十二月十二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采币三十匹,珠翠春花各四十枝,酒千瓶,羊百牵,马十匹,鞍二副。

永乐三年(1405年)五月一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苐四女为南阳郡主,苐五女为永城郡主,命张仪、程和俱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南阳郡主配张仪,永城郡主配程和。张仪,是府军左卫千户张兴之子。程和,是河南左护卫指挥使程景之从子也。

六月二十一日,周王朱橚言「汴梁水退,堤防稍固,乞惟修旧宫居之,免劳民力。」明成祖嘉其言,遂罢洛阳之役

七月九日,以周王朱橚生日,明成祖遣驸马都尉沐昕赐之采币、良马。

七月十日,明成祖赐书周王朱橚曰:「比各府县录周府长史司榜文来奏。夫朝廷与王府,事体不同,长史司专理王府事,岂得遍行号令于封外,与朝廷等?一家有一家之尊,一国有一国之尊,天下有天下之尊,卑不逾尊,古之制也。今贤弟居国,如诸子擅行号令于国内,其亦可乎?若奸人造此离间,即具实以闻,当究治之,如实贤弟所命则速遣人收还,仍严戒长史行事,存大体,毋贻人讥议。」

十月六日, 周王朱橚遣人賫奏,深陈悔罪改过之意。明成祖甚喜,命侍臣封朱橚所奏,遣人賫示齐王朱榑而赐书答朱橚曰:「得奏,具见贤弟迁善之诚,良深嘉悦兄之心,惟欲与诸弟同享升平悠久之福,使诸弟皆同贤弟,此心福庆,岂有穷哉!贤弟宜益加持守,为诸王表率,隆藩翰于国家,昭令誉于无穷,此兄之所深望。近齐王数为不法,已封贤弟今日所陈者示之,亦冀以兴起其迁善之心。」

十月二十六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等《皇明祖训》且谕之曰:「皇考所以垂训子孙至要之道,具在此书,朝廷常守之,可以永安宗社;藩王常守之,可以常保富贵,朝廷与藩王本同祖宗所出,但能皆以祖宗之心为心,则自然各尽其道。前代有帝王不能保全宗室者,如宋太宗,亦有宗室,不能自保全者如周三监、汉七国皆是不能以祖宗之心为心,朕与诸弟各勉之。」时周王朱橚众,特赐十本

十一月二十二日,明成祖遣驸马都尉沐昕赐周王朱橚羊百牵、酒三百瓶

十二月七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金织衮龙采币三十匹,良马十匹及羊酒等物。

永乐四年(1406年)正月二十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采币。

四月二十日,明成祖遣使赐周王朱橚端午节物。

五月十六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织金衮龙纱三匹,织金鸾凤鞠衣材二匹,青暗花纱十三匹,高丽布二十二匹,氁丝布十匹。

五月二十日,明成祖赐周王朱橚钞六万锭,楚王朱桢二万锭。

六月十日,明成祖赐谷王朱橞纱三十匹,高丽将乐布各五十匹。以周王朱橚生日,遣使赐纻丝纱罗各二十匹,采绢四十匹,钞万锭,马十匹,及罗帕金扇等物。

九月一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第六女为荥阳郡主,命张义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主配之。张义,是锦衣卫百户福之子。

十一月四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第八女为新乡郡主,命张琳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主配之。张琳,是留守后卫指挥佥事张政之子。

十二月九日,以来岁正旦,明成祖预遣使赐周王朱橚织金袍及采币、鞍马、羊酒,并赐王妃冠服。

永乐五年(1407年)八月二十五日,周王朱橚遣世子朱有炖,楚王朱桢遣世子朱孟烷,及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鲁王朱肇辉各遣中官祭徐皇后。

永乐六年(1408年)七月九日,明成祖以周王朱橚生日,遣人赐纻丝纱罗六十二匹,绢四十匹,钞一万锭,罗帕二,马十匹,鞍二副,及羊酒等物。

八月二日,周王朱橚遣仪宾马春进野蚕茧,明成祖谕侍臣曰:「朕德凉薄,何足致祥?此由上天眷顾皇考、皇妣,敷佑所致,其以此意书敕答之。」

永乐八年(1410年)十月二十二日,明成祖闻周王朱橚于国中作殿奉祀太祖高皇帝,赐之书曰:「《礼》:『支子不祭』,王国庙祀则肇于始封之王,若太祖高皇帝之祀,朝廷自有宗庙,王今祀于初中,过矣。孔子曰:『祭之以礼』若不得为而为之,不可为孝,王其审礼而行,毋贻物议。」

十二月八日,周王朱橚来朝,宴于华盖殿,赐其从官宴于中右门。

十二月十九日,周王朱橚还国,赐赉视诸王特厚,宴于中右门,及赐钞币有差

永乐九年(1411年)三月四日,明成祖封周王朱橚第九女为宁陵郡主,第十一女为陈留郡主,而命钱钦、冯训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宁陵郡主配钱钦,陈留郡主配冯训。钱钦,是仪卫司典仗钱兴之从子;冯训,是州同知冯思恭之子。

永乐十二年(1414年),封周王朱橚第十女为宜安郡主,命蔡义为中奉大夫、宗人府仪宾,以宜安郡主配之。蔡义,河南右护卫千户蔡显之子。

永乐十二年(1415年),明成祖敕周王朱橚、肃王朱楧,晋王朱济熿、秦王朱志堩各于护卫选步骑兵五千,命官管领,以明年正月赴真定操练。

永乐十四年(1416年)六月十三日,疏辞所赐在城税课,明成祖从之。

十一月十四日,周王朱橚率其子镇平王朱有爌、宜阳王朱有炥等来朝,宴周王于华盖殿,赐从官宴于中右门,令皇太子宴镇平王等于文华后殿,其从官宴于西庑。

十一月二十二日,周王朱橚及镇平王朱有爌、宜阳王朱有炥等还国,宴如初至,赐周王钞二万锭,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千匹,兜罗绵五十二条,火者二十八人,马百匹,镇平王等及从官赐赉各有差。

永乐十六年(1418年)四月十三日,明成祖敕周王朱橚曰:「曩者,李景隆谋逆,其家属法皆当死,特宽宥之,发戍辽东。彼知景隆囚系北京,潜逃沧州诸处,阴结党类,欲行劫狱,为人所告,俱已擒捕,置之于法,仪宾盛瑜乃敢藏匿景隆家人,在于国典,瑜岂可容?以尔之婿,姑宥不问,自今宜教之循理守法,毋蹈前非。」

永乐十七年(1419年)四月二十六日,明成祖敕周王朱橚曰:「昔皇考时,诸王国所有匠作,皆出护卫,有司无预,秦愍王擅用民匠事闻,命即改正,王所共知,今奏欲得青册匠,已敕该部稽洪武事例施行,报王知之。」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五日,明成祖勑召周王朱橚以明年二月至京。在此之前,河南中护卫军丁俺三等屡告朱橚谋不轨, 明成祖未之信,遣人询察非妄,故有是命。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二月十三日,周王朱橚到京,明成祖把丁俺三等所告不轨之词示之,朱橚顿首言死罪死罪,明成祖以朱橚为至亲,故优容不问罪。

四月四日,明成祖命朱橚还封国。

五月十一日,朱橚上奏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明成祖从之,命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往河南量留随侍,外剩调赴北京。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三十日,周王橚奏请躬诣明成祖几筵,行祭礼。 明仁宗遣书答曰:「叔同气哀感之情至诚,且切但高年,远道跋涉之劳,非独侄有所未安,计 大行皇帝圣灵亦未必安也,宜止不来。」当时各王奏请躬诣明成祖几筵,行祭礼,及贺明仁宗即位者,明仁宗以国有大戚而藩屏之寄重,悉报止之,令遣官代来。

九月十三日,明仁宗谓户部尚书夏原吉曰:「朕诸叔在者无几,诸兄弟惟赵王居京师,馀皆守藩于外,朕旦夕在念,盖帝王之治,莫先于亲亲,况朕新嗣大位,于此尤当加意,其增诸王岁禄。」于是周府加米伍千石,通前二万石,悉支本色,赐周王朱橚黄金百两,白金千两,紵丝四十表里,锦十匹,罗二十匹,纱二十匹,钞一万锭。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十五日,周王朱橚奏有疾,求所乏药,如数给之,仍遣人往问。

闰七月二十日 ,周王橚薨,明宣宗闻讣,辍视朝二日,遣官赐祭,命有司治葬事,谥曰「定」。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