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卫錞

卫錞(明朝中期勋臣、将领)

卫錞
卫錞(1473年-1557年2月11日),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朝中期勋臣、将领,都督佥事卫青之曾孙、后军都督府掌府事卫颖之孙。卫錞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袭封宣城伯,初任右军都督府佥书。明世宗时备受宠眷,相继督果勇营、神机营事,历掌右军、后军都督府事,督建京师仁寿宫及四郊之地,并在世宗出巡时三次留守北京,维护京师治安。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被弹劾致仕。累加至太保兼太子太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卫錞逝世,年八十五。获赠太傅,谥号“康靖”。

  • 本名卫錞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1473年
  • 逝世日期1557年2月11日
  • 主要成就掌京营三十年,督建京师四郊
  • 籍贯松江华亭
  • 官职太保兼太子太傅
  • 爵位宣城伯
  • 追赠太傅
  • 谥号康靖

袭封父爵

卫錞的曾祖父卫青,在明英宗时官至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祖父卫颖,历经五朝,曾掌后军都督府事,封爵宣城伯。卫錞的父亲卫璋,袭爵成为第二代宣城伯。

卫錞生于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袭封父亲的爵位,成为第三代宣城伯。他最初担任右军都督府佥书一职。

屡掌京营

正德十五年(1520年)八月,宣府戒严,卫錞与南宁伯毛良、都督陈义各自奉命于十二团营中“坐营领操”。次年二月,卫錞掌果勇营,与襄城伯李全礼同为坐营管操。

嘉靖元年(1522年)至嘉靖三年(1524年)间,卫錞先任前军都督府佥书,后调补为奋武营坐营管操、提督神机营事。

嘉靖七年(1528年)三月,卫錞掌右军都督府事,仍管理神机营事务。

世宗宠眷

嘉靖八年(1529年)九月,卫錞与工部右侍郎苏民负责修建仁寿宫。次年五月,世宗因朝廷在京师周围大兴工役,于是命卫錞与武定侯郭勋、大学士张璁知建造事,“督视规制,总督工程”。其中,卫錞负责兼领官军。至第二年七月,京师四郊完工,卫錞被加官太子太保。

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府再次发生兵变。十一月,世宗责令兵部于勋臣中推举人选前往讨伐,兵部尚书王宪举荐卫錞等三人。不久后,世宗认为“大同小变,不足以烦朝廷”,于是仍令宣大总督刘源清自行平乱。

嘉靖十五年(1536年)三月、四月间,世宗出巡,卫錞先后与户部尚书梁材、刑部尚书唐龙居守京师。

嘉靖十八年(1539年)正月,卫錞被加授为太保。至此,他身兼太保兼太子太傅(《明史》作太子太师)二官。二月,世宗出巡承天府(今湖北钟祥),命卫錞与遂安伯陈鏸为留守使,协助皇太子朱载壡监国。同月春分节,“祭大明于朝日坛”,卫錞代皇太子行祭礼。

晚年及致仕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卫錞奉命掌后军都督府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二月,卫錞遭言官弹劾在官不称职。兵部覆议,建议让卫錞致仕,世宗允准。卫錞于是不再仕官。

耄耋而终

嘉靖三十六年正月丁卯日(1557年2月11日),卫錞逝世,享年八十五岁。世宗按例赐祭葬,追赠他为太傅,赐谥号“康靖”(按明《谥法》称“温良(柔)好乐曰康,宽乐令终曰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