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聪,莆阳黄石塘尾人。魏洪源,清修苦学,以廉能称,教子有方。其子思聪少负隽才,豁达多识,为人持重有气节。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莆阳举子马思聪,黄如金、陈簧、顾标四人赴京师应省试,同擢顾鼎臣榜进士,思聪为三甲二十二名。衣锦还乡之时,友人设席宴酒惠菊以贺。初授象山令,思聪撰《诸暨署中》诗云:“日永浑无事,花间伏枕眠。雨声寒竹簟,春秋挂蒲鞭。邑小稀民讼,官间愧俸钱。风流爱单父,秋水泻鸣弦。”其实思聪遇事敢为,兴礼乐,端风化,复二十六渠以溉田。廉介自将,正己利民,多有惠政,邑人德之。旋丁忧归莆阳守孝,宦囊如洗,服除,补萍乡令。
其时,流寇刘六犯萍乡,思聪调划战守法甚备,寇引去。其撰《平乡即事》诗云:“满眼干戈急,春城罢管弦。七闽迟候雁,万里暗烽烟。白羽纵横日,黄巾猖獗年。凭谁清渤海,解剑事春田。”诗中表达了自己决心保国安民、平服叛夷的热切愿望。思聪擢南京户部主事,奉简书为主粟使者,督粮江西。其居官忠君爱国,尤惜民力,以勤慎见称。
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燕王第四代孙宁王朱宸濠,听信奸邪术士李自然、李日芳的谄媚,说其“相貌奇异,有帝王之龙章凤质。”以暴力和恐怖手段迫使地方官就范,筹划叛乱事宜。思聪等地方官员早已察觉宸濠之反叛狼子野心,其撰《豫章呈孙开府》诗云:“曾衔恩命布阳和,使节重临楚水阿。庐岳风云迎露冕,洞庭烟雨肃干戈。时危全仗大臣节,才薄空惭四牡歌。几欲抽簪寻旧侣,简书珍重不遑他。”思聪诗中表达了自己企盼御史孙燧(字德成)疏请武宗早日对宸濠予以制裁。
六月乙亥,适逢宸濠生辰千秋之宴,节以故事以贺。始思聪署在安仁,去宸濠邸可三百里,宸濠生辰将至时,或劝策裁书为贺,可无行,思聪曰:“宸濠反有状矣,吾往非为贺也,至彼伺其动静,亟以奏闻,亦一羽翼耳。”至是,遂不免。次日,思聪同镇巡诸司入谢宴,度必有变,语厨人曰:“我倘不出,庋勅高处。”厨人不解其意,姑如所示。及入,宸濠出反言,假传自己奉皇太后密旨,令其起兵入朝,讨伐逆贼。巡抚孙燧和按察司副使许逵当场揭露了宁王反叛的阴谋,两人立即被推出斩首。
宸濠谓思聪部郎耳,不能有所指麾,第下狱。参议官黄宏被执,怒于手梏向柱击项,是夕卒。思聪在狱撰《狱中》诗云:“萧条一片地,六月暗飞霜。骈首衣冠尽,捐躯侠骨香。天犹骄七国,险已失三湘。死矣甘吾分,君恩不可忘。”去之六日,思聪绝食死。其子明衡扶柩归莆阳,葬墓筑在令浦里马峰。邑人在城南龙门下建“忠节祠”,祀光禄马思聪。
是年九月二十日,都御史王守仁俘获宁王宸濠,押送进京,武宗亲自对其进行审判,然后赐死焚尸。世宗立,朝廷追赠孙燧礼部尚书,谥忠烈。赠许逵左副都御史,谥忠节。赠黄宏太常少卿,赠思聪光禄寺少卿。诏江西赐庙祀,予额旌忠。其父洪源,以子思聪贵,封赠主事。时有谓宏与思聪死节非真者,给事中毛玉勘江西逆党,复奏表章宏,思聪及承奉周仪,而宏子绍武诉于朝,巡按御史穆相列上二人死节状甚悉,遂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