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方瑛

方瑛(明朝中期名将)

方瑛
方瑛(1416年—1460年11月10日),直隶州全椒县(今安徽全椒)人。明朝中期名将,右都督方政之子。正统初年,方瑛随父出征麓川。方政战死后,方瑛矢志报仇。初承袭指挥使,后升都指挥同知。曾参与麓川之役,并率军平定贵州、湖广各族人民大起义,更入京总督京营军务。累加至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南和侯。天顺四年(1460年),方瑛去世,年四十五。英宗为其辍朝一日,赐谥“忠襄”,故后世称其为“方忠襄”。方瑛天姿英杰,通晓古兵法。为人廉洁谦和,所到之处,都能使其安宁,深受百姓追念。他前后共攻克近二千座寨,俘斩四万余人,为平定苗人功勋之最。

  • 本名方瑛
  • 别名方忠襄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日期1416年
  • 逝世日期1460年11月10日
  • 主要成就参与麓川之役,屡次平定苗乱
  • 籍贯直隶州全椒县
  • 官职左都督、总兵、平蛮将军
  • 爵位南和伯→南和侯(赠)
  • 谥号忠襄

矢报父仇

方瑛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英宗正统(1436年—1449年)初年,方瑛以舍人身份随父亲方政征麓川。方政在第一次麓川之役中战死,方瑛发愤,矢志要报父仇。最初,他承袭指挥使之职,后来朝廷论方政战死之功,将其升为都指挥同知。

正统六年(1441年),方瑛随王骥参与第二次麓川之役。在战斗中,他率兵六千突破叛军营垒。叛军首领身着黄衣正坐在帐幕中,方瑛直向前冲,左右的人斩杀了数百名叛军,踩死无数人,于是将叛军根据地夷平。方瑛因功升为都指挥使。不久,他又随王骥击破贡章、沙坝、阿岭等地的叛军。再升为都督佥事,管后军都督府事务,又充任右参将,协助镇守云南。

正统十三年(1448年),方瑛又随王骥参与第四次麓川之役,攻破鬼山大寨。战后,方瑛留镇云南。

累功西南

景泰元年(1450年),朝廷认为方瑛有将才,命都督毛福寿去接替他。方瑛入朝后,升任都督同知。他刚抵京不久,贵州苗人就发动叛乱,道路梗阻,王骥请求让方瑛前来讨伐。同年四月,方瑛被任命为右副总兵,与保定伯梁珤、侍郎侯琎将苗人逐一击退。战后,因功进升为右都督。他又攻破赏改等寨,擒获伪苗王王阿同等人。侯琎病逝后,都御史王来接替他总督军务,分道往香炉山击贼。方瑛从龙场进兵,大破贼人,讨平了他们。

景泰三年(1452年)秋,王来弹劾方瑛违法之事,明代宗朱祁钰置而不问。王来被召回后,朝廷命方瑛镇守贵州。同年冬,方瑛率军讨伐白石崖叛军,俘虏和斩杀二千五百人,招降四百六十座敌寨。论功进升为左都督。

景泰五年(1454年),四川草塘的苗人黄龙、韦保作乱,自称平天大王,抢掠播州的西坪、黄滩。方瑛与巡抚蒋琳会同川兵进剿,叛军首领全部就擒。方瑛便分兵攻克中潮山和三百滩、乖西、谷种、乖立等寨,擒获伪王谷蚁丁等人,斩首七千余级。

入统京营

平定黄龙等人不久后,廷臣认为应将禁军交给方瑛统率,朱祁钰便将其召回,同武清伯石亨一起总督京营军务。朱祁钰下诏进封他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封爵南和伯,食禄一千石,赐诰券,予子孙世袭。

再平苗乱

景泰六年(1455年),蒋琳上奏说方瑛以前守贵州时,边境安宁,苗蛮畏服,请求派他回贵州。朱祁钰不许。

不久,湖广苗人反叛,朱祁钰任方瑛为平蛮将军,率京军去讨伐,而派御史张鹏在他的后面暗中观察。张鹏回来后上奏说方瑛所过之地秋毫无犯,朱祁钰非常高兴。

景泰七年(1456年),叛军首领蒙能攻打平溪卫,都指挥郑泰等人将他击退,蒙能被火枪击伤。方瑛于是进入沅州,连破鬼板等一百六十余寨。他又与尚书石璞移师天柱,率领陈友等人分击天堂等寨,又大破叛军。共攻克寨二百七十座,生擒伪侯伯以下一百零二人。当时英宗朱祁镇已经复位,捷报传到朝廷,石璞被召回,方瑛留镇贵州、湖广。方瑛讨伐蒙能余党,攻克铜鼓、藕洞等一百九十五寨,覃洞、上隆等地苗人分别斩他们的首领来归附。朱祁镇嘉奖方瑛之功,进封他为南和侯,岁禄一千二百石。

天顺二年(1458年),贵东苗人干把猪等人僭称伪号,攻打都匀各卫。朱祁镇命方瑛与巡抚白圭会同川、湖、云、贵的部队讨伐,攻克六百余寨。生擒干把猪及其部属六百二十一人,斩首四千七百九十级,俘获男女五千五百余口,边境地区全被平定。

卒于镇所

天顺四年十月二十八日(1460年11月10日),方瑛在驻镇之地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朱祁镇闻讯后,惊愕悲悼,为其辍朝一日,赐葬祭,谥号“忠襄”。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