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经历
万历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1608年2月4日)寅时,张同敞出生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荆州府江陵县。曾祖张居正,为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去世后被清算,其长子张敬修也不堪受辱而自尽,至此家道中落。父张国瓒,谱名重辉,即敬修之子,府学生,未到中年而去世。张国瓒“失怙既早”,从小由母亲高氏独自抚养长大。
张同敞幼年聪慧,才能超群,刚直豪爽且能坚持主见。“浓眉戟髯,体厚语重”,与其他江陵童子迥乎不同。崇祯三年(1630年),朝廷恢复张居正子孙恩荫,但此时的张同敞“意在科举,迟回未就。”然而没有官职作为政治平台,儒家士大夫治兼济天下的抱负难以施展。随着屡试不第、国势日颓,张同敞从政“入世”的壮志跃跃欲试。于是在得到叔祖张允修、乡绅陆师贽的首肯后,张同敞赴京。崇祯帝下御旨补张同敞为中书舍人,并追复其祖敬修官职,时年为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1640年12月17日)。
湖广抗清
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帝下诏命张同敞慰问湖广诸王,顺道调兵云南。张同敞在执行完所有差事后,没有来得及复命,便迎来了甲申之变,北京城陷落,不久弘光政权灭亡,南京也陷落了。这时,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位,是为隆武政权,张同敞前往投靠。隆武帝恢复了张同敞后代世袭锦衣卫的特权,并授予其锦衣卫指挥佥事的官职,派往湖南抗击清军。他在途中,又获知汀州(由古地名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上杭、武平、永定八县组成,有“客家大本营”之称)陷落,整个中国,除西南一角以外,都在清军手里。于是张同敞依靠何腾蛟先在武冈立住脚。
在朱聿键被俘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正式即位,年号永历,是为永历政权。张同敞转道广西投奔朱由榔。朱由榔因张同敞“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授他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永历三年(1649年),张同敞因时任吏兵二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的师父瞿式耜的举荐,被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
成仁取义
张同敞才兼文武,意志气概、正气激昂。在军队前进的时候,一马当先的是他;动摇的时候,端坐不动的也是他,他逐渐取得广大将士的信任。王永祚等人将永州包围起来,清兵前去救援,胡一青率众迎敌,不料战败。张同敞驰至全州,和杨国栋领兵前去。
永历四年(1650年)正月,南雄被清兵攻破。永历帝逃向梧州。桂林被包围,城中明军一哄而散,只有瞿式耜一个人在,张同敞立即泅水过江,赶到留守衙门,见瞿式耜说:“形势这么危急,你怎么办?”瞿式耜说,“我是留守,有责任守好这地方,‘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今天,为国家而死,死得光明磊落。你不是留守,为什么不走”。张同敞听了说:“要死,就一起死,老师,你难道不允许我和你一起殉难吗?”就在旁边椅子上坐下来,和瞿式耜一起饮酒。东方渐渐发白,清兵冲进衙门,要捆绑他们。瞿式耜说:“我们不怕死,坐等一夜了,用不着捆绑。”和张同敞昂首阔步走出衙门。
孔有德劝降,都被瞿式耜严词拒绝。孔不认识张同敞,要他跪。张同敞不跪,反而揭孔有德的老底,破口大骂。孔恼羞成怒,打张同敞耳光;手下的卫士,有的揿张同敞颈椎骨,要他低头;有的用刀背敲张同敞膝骨,要他下跪。臂骨被打折,一只眼睛被打瞎。瞿式耜看到这种暴行,遏制不住心头愤怒,挺身遮住张同敞大声说:“这是总督张同敞,是国家大臣,他和我一样抱定为国牺牲的决心,要死,我们一起死,不得无礼!”
孔有德命令把两人囚禁在风洞山(今称叠彩山)临时监狱里。关在不同的房间,但允许二人互通消息,以图徐徐劝降。同时,他还派人送去精美食物,但都被两个人掀翻在地,斥为“猪狗食物”,直到送饭人换成了一个前明的礼部主事方才罢手。
瞿式耜在囚室里,孔有德仍然不止一次地派人劝降,都被拒绝。后来,孔有德降低了希望,提出只要二人剃发为僧即可免于一死也被严词拒绝。
由于瞿式耜给焦琏一封密信,告诉他清兵在桂林的虚实情况,要他迅速袭击桂林。这封信被巡逻兵搜获,献给孔有德,孔有德大怒。
闰十一月十六日(1651年1月7日)这天的早晨,忽然有清兵开门,声称:“请瞿阁部、张大人议事。”二人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瞿式耜笑着对张同敞说道:“我二人多活了四十天,今日,真是死得其所!”张同敞大声言道:“今天出去,死得痛快!我死后当为厉鬼,为国杀虏击贼!”说着,他从怀中掏出珍藏的网巾戴于头上,“服此于地下见先帝!”
瞿式耜二人行至桂林城北叠彩山,他眺望远处,目之所及,依旧满目风光,桂林山水,于是对刽子手说:“我生平最爱山水佳景,此地颇佳,可以去矣!”
张同敞心情却是激荡万千,他生平曾说过:“我听说忠臣孝子的德行会感动上天。”闰十一月十七日(1651年1月8日)两人在仙鹤岩(风洞山南),慷既就义。
瞿式耜、张同敞二人死后,已经出家为僧、法名性因的原明朝大臣,被瞿式耜营救下来的金堡出面安葬了二人。
张同敞人头落地时,身子向前行走三步,然后倒下,同殉难者还有靖江王朱亨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