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郭英

郭英(明初将领)

郭英
郭英(1335年—1403年),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将领。郭英十八岁就跟随太祖创业,备受太祖信任。在跟随太祖征讨陈友谅等战斗中,他都参战有功。郭英攻打岳州(今湖南岳阳),击败了敌援军,返军途中攻克了庐州(今安徽合肥)、襄阳(今湖北襄阳),授予郭英晓骑卫千户一职。攻克淮安(今江苏淮安)、濠州(今安徽凤阳及其周围)、安丰(今安徽寿县附近)后,郭英升为指挥佥事。跟从徐达平定中原,升为河南指挥使。1384年,郭英被封为武定侯。1385年,加封靖海将军。1389年,晋升为征虏右副将军。1397年,辅佐耿炳文到陕西守备边境,平定了敌寇高福兴。1403年,郭英去世。郭英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身体上的累累伤痕显示了他的骁勇善战。朱元璋对郭英的这些品质以及他的赤胆忠心予以极高评价。

  • 别名郭四
  • 所处时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濠州孤庄村
  • 出生日期1335年
  • 逝世日期1403年
  • 主要成就明朝开国元勋
  • 本名郭英
  • 爵位武定侯→营国公(赠)
  • 谥号威襄

投奔元璋

郭英是郭兴的弟弟,兄弟二人一同投奔朱元璋,成为朱元璋的卫士。《三世家典》载郭英身长七尺,长得和别人不一样,有勇有谋,擅长骑射。

南征北战

郭英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郭英跟随朱元璋攻克滁州、和县等地,参加了鄱阳湖大战,多有战功。《三世家典》载郭英于鄱阳湖大战时身负重伤,但仍不退却,于泾江口大败陈友谅。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率军攻打武昌,陈友谅部将陈同佥突袭朱元璋军,郭英前往将其斩杀。而后又跟随徐达、常遇春南征北战,因功先后获封骁骑卫千户、指挥佥事、本卫指挥副使、河南都指挥使。《三世家典》载攻打通州时,郭英用诈败之计,引元军出城,设伏兵将其击败。斩首几千余级,生擒元孛罗梁王。攻打太原时,郭英建议常遇春夜袭王保保。郭英率领十几个骑兵潜入王保保营帐,以火炮为信号,常遇春引伏兵大败王保保。

平定云南

洪武十四年(1381年),郭英跟随傅友德攻打云南,与宋焱章、胡海分军进攻赤水河。当时大雨下了很长时间,河水涨的很高。郭英于是砍伐树木做成竹筏,乘着夜色,一举将元军击溃,并生擒元军首领。后又率军攻取曲靖等地,将各山寨悉数平定

洪武十六年(1383年),又随傅友德平定蒙化、邓川、丽江等地,前后杀敌一万三千人,生擒二千人,缴获铠甲好几万副,船只一千多。洪武十七年(1384年),以功绩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

后期经历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英被任命为靖海将军,镇守辽东。

洪武二十年(1387年),跟随大将军冯胜出兵金山,打降纳哈出,进封征虏右副将军。回京后,朱元璋让郭英掌管宫廷禁兵。

洪武三十年(1397年),郭英被任命为征西将军耿炳文的副将守备陕西,平定沔县贼寇高福兴。回京后,郭英遭到御史裴承祖弹劾。朱元璋于是命诸戚里大臣议论郭英的罪名,最后郭英得到赦免。

建文年间(1399年-1402年),郭英从耿炳文、李景隆讨伐燕王朱棣,无功而返。靖难之役结束后,朱棣登基为帝,郭英被罢官回家。

永乐元年(1403年),郭英死于家中,卒年六十七岁。获赠营国公,谥号“威襄”,葬于巨野城北郭家茔地。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