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鉴

王鉴(明末清初画家)

王鉴
王鉴(1598年-1677年),字元照,又字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江苏太仓人,明刑部尚书王世贞之孙。“清初六家”或“四王吴恽”之一,中国明末清初画家。王鉴年少时受文学艺术熏陶,尤喜绘事,遍临五代宋元名作,领略古人运笔用墨之道,心领神会。崇祯六年(1633年),中举。崇祯八年(1635年),官至廉州(今广西合浦)知府,世称王廉州。后去官归里。与王时敏门第、身份、志趣、年龄相仿,经常相互切磋画艺学问。于1677年,去世,享年80岁。王鉴擅画山水,继承董源、巨然和“元四家”传统。早年多学黄公望,风格与王时敏相近;中晚年吸收巨然、王蒙画法,善用中锋尖笔,墨色浓润,皴法细密。所作青绿山水,烘染得法,富有简淡的情趣。画风较王时敏有变化,但同样以仿古功力受人称道。王翚、吴历成名前曾得其指授。其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等传世。

  • 元照,圆照
  • 湘碧,香庵主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江南太仓
  • 出生日期1598年
  • 逝世日期1677年
  • 主要作品秋山图轴
  • 本名王鉴

王鉴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与王时敏、王翚、王原祁、恽寿平、吴历齐名,并称四王吴恽或清初六家,成为画坛正宗。为“清初六家”之一。

王鉴和王时敏、袁枢一样,早年曾经得到过董其昌的亲自传授,他一生的画业就是沿着董其昌注重摹古的方向发展,继续揣摩董源、巨然、吴镇、黄公望等诸多前辈大家的笔意,仿古吸收并转化古人的笔墨结构,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山水画语言。

王鉴画的坡石取法黄公望,点苔学吴镇,用墨学倪瓒。尤其是他的青绿设色山水画,缜密秀润,妩媚明朗,综合了沈周、文征明清润明洁的画风,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历来为后人所称道。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形式主义画风。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