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事件 >晋朝
桓玄称帝

桓玄称帝

桓玄是桓温之子。桓温在世时,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只是由于王、谢等士族的阻挠,才未能如愿。桓玄也早就萌生了篡位的野心。在设计除掉司马道子父子之后,他认为篡权的障碍已...[详细]

冉闵称帝

冉闵称帝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详细]

东晋平蜀

东晋平蜀

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桓温率领七千精卒,沿长江西上,出兵伐蜀。朝中的议论多以为蜀中地形险阻,路途又远,桓温兵力不大,难以取胜。但是桓温和李权遭遇,三战三胜,汉兵溃散...[详细]

后凉三分

后凉三分

淝水之战败后,苻坚带伤北归,一路收集散兵,回到洛阳时只有十多万人。苻坚带着这十多万人回到长安。维持统一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垮了,统一也维持不住了。原来被秦征服的各族...[详细]

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 ,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一致,给国家兵役来...[详细]

法显求经

法显求经

法显法师于公元399年,以六十五岁高龄发迹长安,涉流沙、逾葱岭,徒步数万里,遍游北印,广参圣迹,学习梵文,抄录经典,历时多年,复泛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经耶婆提今印...[详细]

晋建北府兵

为充实长江下游的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和所有制上游桓氏势力东山再起,抵御前秦南下等,谢安打算成立新军。因为晋朝百姓称京口为北京,所以当时人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详细]

八王之乱结束

而流窜到朝歌的成都王颖本想与公师藩会合,却被顿丘太守冯嵩擒获,送到邺城。长史刘舆矫诏赐死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死时年仅28岁。十一月十七日,晋惠帝吃饼中毒,次日清晨...[详细]

卢循起义

义熙六年,刘裕北伐南燕慕容超,据广州的卢循在其姐夫徐道覆的建议和支持下,乘机北伐东晋。一路由卢循率领越过五岭,直指江陵,在长沙击败荆州刺史刘道规。卢循连败何无忌...[详细]

永嘉之乱

311年三月,东海王司马越忧死于项城。石勒以骑兵合围冲杀,晋将士10余万无一幸免。石勒又率兵击溃李恽军,杀死随军的司马氏宗室48个王并开棺焚毁司马越之尸骨。此役,晋军主...[详细]

事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