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事件 >晋朝
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

义熙土断 ,指的是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三月的土断,时任太尉的刘裕因桓温庚戌土断过时已久,逐渐失去作用,国内人民和实际户口很不一致,给国家兵役来...[详细]

卢循、孙恩起义

卢循、孙恩起义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反晋斗争。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坚持斗争达十二年之久,转战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广大地区。起义虽然失...[详细]

庚戌土断

庚戌土断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的办法。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及流民。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详细]

东晋平蜀

东晋平蜀

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桓温率领七千精卒,沿长江西上,出兵伐蜀。朝中的议论多以为蜀中地形险阻,路途又远,桓温兵力不大,难以取胜。但是桓温和李权遭遇,三战三胜,汉兵溃散...[详细]

张祚称王

张祚称王

张祚博学威武,有治理政事之才,初封长宁侯。建兴四十一年(353年),张祚的弟弟前凉桓王张重华去世,张重华年仅十岁的儿子张耀灵继位。张祚为人狡诈,善于内外奉承,当初与...[详细]

桓温北伐

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鲜卑族贵族慕容皝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氏族贵族苻健也乘机占领了关中,建立了前秦。朝廷趁北方大乱令殷浩北伐,后殷浩失败,大权归桓温,于是桓温开始了有名的三次北伐。...[详细]

谢安执政,东山再起

谢安是名士,注重大事而忽视小事,喜爱音乐,也喜欢登山宴饮,挥塵清谈,举止风度为人爱慕。参与国家政事后,他为牵制桓温,保护晋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执掌东晋政权后又采取...[详细]

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字逸少,号澹斋,琅琊临沂人,出生于仕宦世家。王羲之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博览秦汉以来名作,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详细]

殷浩北伐

352年二月,殷浩以谢尚、荀羡为都统,进驻寿春。六月二十九日,秦晋在颍水之诫桥展开激战,结果晋军大败。殷浩狼狈逃回寿春。十二月,前秦大将梁安、雷弱儿诈降晋军。九年十...[详细]

苏峻、祖约之乱

后参与讨伐王敦叛乱,因战功晋升为历阳内史,颇为骄溢,有轻视朝廷之意。庚亮认为苏峻、祖约不忠,次年十月,庚亮不顾朝臣异议,下令征讨苏峻。苏峻闻知,便联络豫州刺史祖...[详细]

事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