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元年(1004),宋辽两军在交战中各有胜负。十一月,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至此辽军损兵折将,再加上孤军深入,难以在战场上达到目的,宋朝则急欲辽撤兵,不敢与辽军决战,因而双方互派使者,加紧议和,经过几次交涉,双方于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立下盟约: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主称真宗为兄,宋尊萧太后为叔母;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称为“岁币”;双方各守现有疆界,不得侵犯,并互不接纳和藏匿越界入境之人。辽撤军时,宋军不得沿途进行袭击。互换盟书后,辽军撤退,宋真宗亦回京师。因该盟约订立于澶州城下,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缔结后,宋辽之间117年内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为双方的经济、文化发展及相互交流缔结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