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杨善

杨善(明朝大臣)

杨善
杨善(1384-1458年),字思敬,京师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明朝中期大臣。杨善为人圆滑,善于雄辩。永乐元年(1403年),任鸿胪寺序班,进右寺丞。明仁宗即位,擢鸿胪寺卿。正统年间,擢为礼部左侍郎,明代宗派使瓦剌迎接明英宗归国。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杨善参预谋划英宗复位,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封兴济伯,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兼礼部尚书,寻改守正文臣。天顺二年(1458年)卒,终年七十五,赠兴济侯,谥号忠敏。其子杨宗袭爵,降为金吾卫指挥使。于谦、王文之戮,陈循之窜,杨善亦有力焉。

  • 别名兴济侯
  • 思敬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北京市大兴区
  • 出生日期1384年
  • 逝世日期1458年
  • 主要成就迎回明英宗
  • 本名杨善

杨善十七岁,中诸生。此后燕王朱棣起兵(1399年),发起了“靖难之战”,杨善因为参与守城有功,授典仪所引礼舍人。永乐元年,改为鸿胪寺序班。鸿胪寺掌管庆典朝仪,序班为从九品,官职虽小,却能经常见到皇帝。杨善“伟风仪,音吐洪亮,工进止”,每每为明成祖朱棣所瞩目,后来累官进鸿胪右寺丞。明仁宗即位后,擢为鸿胪寺卿。明英宗即位后,杨善的儿子杨容诈作中官书,假金于尚书吴中。事发后,杨容谪戍威远卫,杨善竟然没有受到牵连。不久后,擢升为礼部左侍郎,兼管鸿胪寺。

杨善为人圆滑,善于雄辩。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明代宗即位后,派右都御史杨善、工部侍郎赵荣率随行人员出使瓦剌。杨善通过变卖家产买了许多奇珍异宝,并靠着他的巧舌如簧,硬是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明英宗,致使后来徐有贞等发动了著名“夺门之变”,成功的让朱祁镇复辟登基。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