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萧镠

萧镠(隋唐时期大臣)

萧镠
萧镠(?-646年),字修璩,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市)人。隋唐时期大臣,梁武帝萧衍玄孙,豫章王萧栋之子。初仕梁朝,起家秘书郎,拜豫章王世子、太子舍人。隋文帝开皇年间,迁遂州录事参军。隋炀帝大业九年,授内黄县长。唐朝武德五年,授南和县丞。贞观三年,授宣汉县丞,迁郃阳县丞。贞观二十年,去世,时年六十四岁,葬于洛阳邙山之原。

  • 本名萧镠
  • 修璩
  • 所处时代南梁-隋朝-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南兰陵
  • 逝世日期646年
  • 主要成就经历三朝、治理地方
  • 官职秘书郎 太子舍人 遂州录事 郃阳县丞

萧镠墓志公讳镠(liú),字修璩(qú),兰陵人也。高祖,梁武皇帝。曾祖,昭明皇帝。祖,豫章安王。父,豫章王。茂实英声,备诸国史。遒文丽藻,详于家集。

公禀质荆山,自挺连城之价;资灵汉水,即有照乘(照乘珠)之奇。然风宇凝深,神情爽越。孝友得之天性,信义闻于朝野。加年甫志学,即通诗礼、书传。梁宣帝与语,顾谓群僚曰:昔闻千里驹,朕今有之矣。遂令有司备礼,就第加冠,即除秘书郎,仍拜豫章王世子、兼领太子舍人。隋开皇年间,与晋王(杨广)结婚。公时年在成人,诏除遂州录事。展素心以接物,运丹笔以纠违。大业九年,授内黄县长。下车布政,威恩并行。属隋运道消,赤眉狂狡。于是避难燕赵,晦迹林泉。唐武德五年,方蒙收叙,但以讴歌改属,鼎祚有归。铨品人伦,再收再黜。以此授南和县丞。贞观三年,授宣汉县丞。十五年,迁同州郃阳县丞。佐治凫舃(飞凫舃),助鼓牛刀。比者使奉纶绋,帷幄共谣。以公德政有闻,士庶争举。兼之考满,固请更临。未及天裁,遂遘时疾。春秋六十有四,以贞观廿年七月十七日终於官舍。即以廿二年二月九日,葬於洛阳邙山之原。但元善行逆幽明,招天酷罚。攀号擗摽,瞻奉无期。略纪所闻,用申悲咽。涿郡卢之信,门风峻峙,鸿笔凝深,敬托为铭,传之不朽。

赫赫我祖,巍巍载兴。御兹宝历,宅彼金陵。列藩继轨,祚土相承。年代悠邈,市朝迁变。虽替王猷,还称士彦(王晏)。君其藉甚,早参缨弁。初佐方岳,后贰专城。共谣美政,俱传令名。心同玉洁,志等冰清。不嗟窘步,谁希骧首。得住林壑,忘怀琴酒。千月若驰,百年非久。遽游东岳,俄尘北邙。月悬丘陇,吹动松杨。九原不作,三泉可伤。

参见《唐郃阳县丞萧君镠墓志铭》。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