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樊逊

樊逊(北齐文学家)

樊逊
樊逊,字孝谦,生年不详,卒于北齐后主高纬天统元年(565年),河东北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北齐文学家。樊逊出身普通家庭,父祖均无仕宦之迹,一生平居乡间。他的哥哥以制毡为业,家庭经济比较优裕,常供给他读书资用。樊逊虽好学不缀,然常受兄供养,于心不安,曾打算同哥哥一同制毡为生。他的母亲勉励他弃小行、求大业,努力读书,才使他下定决心,专心于儒学经典。以孔子“见贤思齐”为座右铭,激励自己。

  • 中文名樊逊
  • 出生地河东北猗氏(今山西临猗县)
  • 字号字 孝谦
  • 逝世日期565年

东、西魏并立的局面形成后,樊逊的家乡被西魏军队攻破,他随东魏官守东撤,寓居于邺城。北齐建立后,他又到临漳县当了小吏。临漳县令裴鉴清苦俭约,偶有白雀集于县衙,当地人认为是裴鉴俭约带来的祥瑞,便纷纷称颂。樊逊也乘这个机会,写了十来首诗称颂裴鉴的清德。裴鉴看了后,十分赏识他的才华,便任他为县主簿,掌管文书。随后,又经裴鉴的推荐,披右仆射崔暹收为宾客,与当时的文士李广、封孝惔等人一起,讲论文章。樊逊象貌丑陋,又常为门第所限,独处静默,常以东方朔“陆沉世俗,避世金马”之语安慰自己。曾仿照东方朔的《答客难》写过一篇《答客诲》的文章,用以抒写自己的心志。他在崔暹府上做宾客时,有一次崔暹大会宾客,有大司马、襄城王元旭在座,论及任用府僚的事,崔暹欲将樊逊推荐于元旭,便指着樊逊说:“此人学富才高,是很好的军事参谋。”元旭看看樊逊的长相,不屑地反问道:“这个样子,岂能当军事参谋?”面对元旭颐指气使的态度,樊逊很恭敬然而又很刻薄地说:“家无荫第,不敢当此。”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