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孙瑜

孙瑜(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孙瑜
孙瑜(1900年3月21日—1990年7月11日),原名孙成玙,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192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渔叉怪侠》。1934年,执导剧情电影《体育皇后》。1936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到自然去》上映。1940年,执导剧情电影《长空万里》。1945年,开始担任中国电影制片厂驻美代表。1950年,由其执导的传记电影《武训传》上映。1957年,与蒋君超联合执导剧情电影《乘风破浪》。1960年,执导戏曲片《秦娘美》,该片是孙瑜执导的最后一部影片。1966年,“文革”爆发,因《武训传》而受到批判。1982年,编写的《李白诗新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1987年,由其编写的自传《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出版。1990年,由其编写的的自传《大路之歌》在台湾及海外出版;同年7月11日,孙瑜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 中文名孙瑜
  • 别名孙成玙(原名)、涂生(小名)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重庆市
  • 出生日期1900年3月21日
  • 逝世日期1990年7月11日
  • 星座白羊座
  • 血型A型
  • 身高185 cm
  • 职业导演、编剧
  • 代表作品渔叉怪侠、故都春梦、武训传、秦娘美

孙瑜(7张)孙瑜,祖籍贡井区上丘镇(今筱溪街)。1904年,孙瑜的父亲孙澍南迁任四川泸州学正兼泸州师范学堂校长,举家迁往泸州;同年,在父亲的指导下接受启蒙教育,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1907年,父亲迁任安徽安庆知县候补,举家迁往安庆,在此读小学。后又转往皖南石埭县。

1911年,客居上海八仙桥西宝昌路(今淮海中路)。1912年,在上海一游乐场首次看到西洋“电光影戏”(电影)——一部美国“滑稽片”;1913年,返回四川,开始在富顺县江阳书院读高小 。1914年,随父迁往直隶束鹿县,考取天津南开中学补习班,与一年级的周恩来成为同学。在此期间,他开始对电影和戏剧产生浓厚兴趣。

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高等科,并与同学组织了“苔岑诗社”,创作研究中国古体诗词;同年,与同学一起选租文艺片在校园大礼堂放映;此外,还在罗明佑组织的影评征文比赛中,以一篇题为《赖婚的一个科学评论》的4000字影评,获得第一名,获赠华北电影公司真光电影院长期免票及50本《赖婚影评选集》。

1922年,翻译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豢豹人的故事》;同年,翻译托马斯·哈代的中篇小说《娱他妻子》;此外,还在茅盾主编的文学选刊《小说月报》上发表文章。1923年,从清华学校高等科毕业,获得赴美公费留学的机会,作为三年级插班生进入麦迪逊威斯康辛州立大学学习文学与戏剧。后转赴纽约摄影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比拉斯哥戏剧学院学习电影剧作、摄影、洗印、剪辑、化装等专业课程。

1926年,自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拟进明星公司未果;后来,因患伤寒回青岛家中修养。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