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背景
刘绘字士章,是彭城人。他是太常刘悛的弟弟。父亲刘勔,是宋朝末年的权贵,家中养着大量的门客,他让刘绘和他们谈论,刘绘应接流畅。刘勔高兴地说:“你将来如果能到朝廷做官,就可以接待宾客了。”
早年经历
最初担任著作佐郎,太祖萧道成的太尉行参军。太祖萧道成接见他后,感叹道:“刘公有继承人了。”
出仕南齐
豫章王萧嶷为江州刺史,任用刘绘为左军主簿。随豫章王镇守江陵,又转而担任西外兵曹参军,骠骑主簿。刘绘聪慧有文采,善写隶书,多次被召见,应对机敏,僚属之中,没有人比得上他受到的优待。琅邪王萧诩为功曹,刘绘以自己有能力而自我推荐,萧嶷对僚佐说:“我虽不能像陈蕃那样爱才,然而阁下已有两匹千里马了啊。”
又担任司空记室录事,调任太子洗马,大司马谘议,兼录事。当时豫章王萧嶷与文惠太子的待遇级别不同,人们以为宫、府关系不合,刘绘苦苦要求出京为官,于是任他为南康相。公务之余,热衷于讲谈。皇上近侍陈洪请假从南方回来,皇上问刘绘在郡中都在干些什么?陈洪于是离间说:“南康郡是三州的喉舌,应该派能干的人去治理。岂可让一个年轻的爱讲学的人在那里主持工作呢?”皇上命刘绘回京任安陆王护军司马,又任中书郎,执掌诏诰。后来又命他协助国子祭酒何胤撰治礼仪。
永明末年,京邑人士盛行文章谈义,都聚在竟陵王西邸。刘绘是后进领袖,机敏聪悟有多种才干。当时张融、周颙都有很高的语言技巧,张融声音优美节奏舒缓,周颙言辞华丽反应敏锐,刘绘的谈吐抑扬顿挫有风采。时人评论说:“刘绘贴宅,别开一门。”意思是刘绘介于两者之间。
鱼复侯萧子响被诛后,豫章王萧嶷想向皇帝请求安葬他,召来刘绘告诉他这件事,让他写表奏。刘绘要过纸笔,一会儿就写成了。萧嶷对其中八个字最为满意,是:“提携鞠养,俯见成人。”他叹道:“祢衡也不能超过他呀!”后来北朝的使者来,刘绘因善于辞辩,被皇上指定接待来使,事情完毕后,撰写《语辞》。刘绘对人说:“不要说传达我的风采不容易,便只是记下我的话也是困难的!”刘绘侍奉其兄刘悛非常恭谨,和别人提起,总是称“使君”。隆昌中期,刘悛因罪要被诛杀,刘绘向朝廷请求替兄去死,高宗辅佐朝政,解救了他。任命他为镇军长史,又调任黄门郎。高宗任骠骑时,以刘绘为辅国将军,谘议,兼录事,负责文字工作。高宗即位,调任太子中庶子,出外任宁朔将军,抚军长史。
安陆王萧宝晊为政湘州时,任用刘绘为冠军长史,长沙内史,管理湘州事务,之前的将军称号不变。萧宝晊的妃子就是刘悛的女儿。萧宝晊喜欢她的侍婢,刘绘告诉了皇帝,萧宝晊深以为恨,从此与刘绘不和。
后因母亲去世,刘绘辞官。他天性至孝,在墓下守孝三年,只吃粗米。服丧期满,担任宁朔将军、晋安王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管理南徐州政事。刘绘虽然性情豪爽,却厌恶军事,擅长射箭,却没有骑过马。其兄刘悛死后,朝廷议定赠他平化将军,雍州刺史称号。诏书已发出后,刘绘却又请尚书令徐孝嗣改掉。
跟随萧衍
等到萧衍起兵,朝廷任命刘绘为使持节、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的竟陵、司州的随郡的军事、辅国将军、兼宁蛮校尉、雍州剌史。刘绘坚辞不就任。大家因朝廷混乱,齿冷心寒,刘绘最后也没有受任,东昏侯改用张欣泰。刘绘调任建安王车骑长史,行府国事。萧衍的军队包围京城,南兖州剌史张稷总领城内军事,和刘绘感情非常融洽,二人谋划废立之事,连续几日几夜长谈。东昏侯死后,城内派刘绘及国子博士范云等人给萧衍送东昏侯的首级,在石头城晋见了梁武帝萧衍,后来刘绘调任大司马从事中郎。中兴二年(502)刘绘去世,当时四十五岁。刘绘撰写过《能书人名》,自称擅长飞白书法,谈论之际,颇为自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