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潜

刘潜(南朝梁学者)

刘潜
刘潜(484年-550年),字孝仪,徐州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梁时期大臣,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的儿子。天监五年(506年),举秀才出身,起家益州(萧憺)法曹参军,迁殿中郎。出任襄阳(萧纲)功曹,随着母亲逝世辞官。起任太子(萧纲)洗马,迁太子中舍人。出阳羡县令,颇有治绩,迁建康县令。历任中书郎、安西咨议参军、司徒右长史、彭城琅邪两郡太守、尚书左丞、御史中丞、临海太守、都官尚书、豫章太守。参与镇压侯景之乱,遭到前任历阳太守庄铁驱逐。大宝元年(550年),病逝,虚岁六十七,著有个人文集二十卷,流传于世。

  • 中文名刘潜
  • 国籍南朝
  • 出生地彭城
  • 职业南朝梁学者
  • 主要成就《隋书志》

刘潜幼孤,与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梁天监中,举秀才。起家镇右始兴王法曹行参军。累迁尚书殿中郎,奉敕制雍州平等寺金像碑,文甚宏丽大同中,迁御史中丞,在职多所弹纠。出为临海太守,卒。潜为人宽厚,内行尤笃。潜作有文集二十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均作二十卷)传于世。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