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胡小石

胡小石(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

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8月16日—1962年3月16日),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浙江嘉兴,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国学大师。于古文字、声韵、训诂、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曾任金陵大学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南京博物院顾问等。执教期间,开课丰富多彩,在现代高校首开书法史、甲骨文、修辞学、古器物研究等新课程。研究领域广泛,在文字学、书法学和文学方面尤有成就。其《甲骨文例》公认为是甲骨文法研究的开山之作。书法史,自文字起源,古文、篆、籀、八分之别,汉魏碑帖以及二王以降至于近代书家之渊流支派,风格造诣,都详备深湛,惜文稿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学史研究和楚辞研究造诣精深,唐诗、七律等方面的研究也卓有建树。 1962年3月16日晨病逝于江苏省工人医院,享年74岁。有遗言,藏书赠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文物捐赠南京博物院。

  • 中文名胡小石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888年8月16日
  • 逝世日期1962年3月16日
  • 毕业院校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前身)
  • 职业国学大师、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
  • 主要成就一生执教、精通国学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 出生地南京
  • 代表作品《甲骨文例》《远游疏证》《说文古文考》
  • 祖籍浙江嘉兴

胡小石1888年8月16日生于南京。少承家学。

1909年毕业於两江优级师范学堂,该校曾先后更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曾师从李瑞清、陈三立、曾农髯、郑大鹤、王静安、沈曾植等人。1910年,与同学杨仲子之妹杨秀英结为伉俪。

一生长期执教,曾在明智大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四川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历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国文部主任,云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金陵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与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