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王念孙

王念孙(经学家)

王念孙
王念孙(1744年4月25日-1832年2月25日),字怀祖,自号石臞(《扬州画舫录·卷三·新城北录上》作“石渠”),江苏高邮人,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自幼聪慧,八岁读完《十三经》,旁涉《史鉴》。乾隆四十年(1775年)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后转任工部主事、郎中。陕西道御史、山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等职。嘉庆四年(1799年),弹劾大学士和绅,后官直隶永定河道、山东运河道,任职十余年。道光六年(1826年),因永定河道复溢被弹劾而归。道光十二年(1832年),逝世于北京私邸,享年八十九岁。王念孙与其子王引之并称“高邮二王”,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誉。提出就古音以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归纳《诗经》《楚辞》的声韵系统,定古韵为二十二部。注意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历10年完成《广雅疏证》。曾奉旨编纂《河源纪略》一书,还著有《读书杂志》《释大》等。专心研究治河方略,了解古今利弊,撰写《导河议》。(概述图片来源:《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清代叶衍兰辑摹,黄小泉绘)

  • 本名王念孙
  • 字怀祖
  • 自号石臞,一作石渠
  • 所处时代清代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江苏高邮
  • 出生日期1744年4月25日(乾隆九年三月十三日)
  • 逝世日期1832年2月25日(道光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
  • 主要作品《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石臞先生遗文》等

早年求学

乾隆九年三月十三日(1744年4月25日)寅时,王念孙出生于江苏扬州府高邮州宅第。

王念孙八岁便读完《十三经》,还旁涉史籍,之后一直跟随著名学者戴震学习。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王念孙参加院试,名列第一,得到江苏学政刘墉、两淮盐运使卢见曾赏识。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南巡时,王念孙作为大臣的儿子去迎接车驾,献上文册,乾隆帝赐他为举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春,王念孙抵京参加会试。此间,他拜谒朱筠、程瑶田、任大椿。同时还见到了江永《古韵标准》,知道顾炎武把古韵分为十部是不妥当的。回到家里后,王念孙精心研究《诗经》寻绎,开始将《诗经》分为二十一部韵。

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塑像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王念孙第二次入都参加会试,结果落榜。之后他拜访朱筠,与他论六书精义。冬,王念孙叮嘱李文藻求购毛晋影刻北宋本《说文解字》,欲据此发明字学,著书四种,以配顾炎武《音学五书》。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王念孙在京结识刘台拱。冬,王念孙、汪中先后入安徽学政朱筠幕。汪中与王念孙订交,并受到王念孙的影响,开始研究小学、校勘学。王念孙也和与同僚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景仁、汪端光、庄断、高文照等人交往。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王念孙为朱筠校勘徐锴本《说文》完毕,为朱筠撰序,随即付刻。同年夏,王念孙再次到达朱筠的府邸,为其校《大唐开元礼》。

乾隆四十年(1775年),王念孙进士及第,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考试后,改任工部主事。后升为郎中,再升陕西道御史,转任吏科给事中。

治经不倦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王念孙至扬州会见汪中, 汪中向王念孙介绍程瑶田的精湛学术。王念孙居湖滨精合,致力为《说文》作注。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卢文绍有与王念孙讨论校正 《大戴礼记》,称赞王念孙的补注,并随函付上校勘记若干条,请王念孙审正。王念孙奉命任《四库全书》馆篆隶校对官。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乾隆帝下诏谕令四库馆总裁督办纂 《河源纪略》。王念孙、任大椿、吴省兰为纂修官。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王念孙开始撰写《广雅疏证》。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段玉裁入京, 与王念孙见面,共同商定古韵。经王念孙介绍,段玉裁与陈缠结交。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王念孙受任大椿的委托,整理其《小学钩沉》,并请庄述祖代撰序。

致力治河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亲政。王念孙首个弹劾大学士和珅,随后和珅罪行败露被杀。又因当时四川、湖北教会匪徒猖獗,王念孙上陈剿贼六项对策,奏疏中用词都引据经义,很合嘉庆帝心意。同年,王念孙被授予直隶水定河道一职。

嘉庆六年(1801年),王念孙因河堤漫口被罢职,嘉庆帝特命他留下督办河工。工程竣工后,赏主事的官衔。河南衡家楼黄河决口,王念孙受命前往查勘,又受命奔赴台庄治理河务,不久被授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调任永定河道。此时正值东河总督与山东巡抚在引河利运问题上意见不一,嘉庆帝召他入京决定是非。王念孙上奏说引黄入湖,不能不稍有淤塞,但暂时实施并无害处,嘉庆帝同意了。不久永定河又暴涨,漫过河堤,王念孙自己引罪,得圣旨批准后退休。

嘉庆十四年(1809年),王念孙偕同赵佩湘办案。随后奉命调任直隶永定河道。王念孙根据巡查酉淀上游各河实情,草拟《查勤新旧唐河潴龙河并东西淀应浚情形禀稿》呈上司,陈述治水建议。

晚年生活

道光元年(1821年),王念孙将顾广圻校注的《淮南子》诸条附入《读书杂志・淮南子内篇补》中刊行,王引之作序记其事。王念孙审读丁履恒著的议论古韵的诸篇文章,签出不贴合切韵的35条,致函丁履恒,并附上所签最重要的28条供参考。秋,王念孙给江有诰写信,告知读其《诗经韵读》、《古韵总论》的感受,并附上昔日与李赓芸讨论韵学函,供参考。

道光三年(1823年),恰逢王念孙八十寿辰,陈奂等撰寿联,胡培犟、郭尚先等撰寿序祝贺。王念孙致函江有诰,答复其咨询的事宜,和他讨论四声学说,随函附上《广雅疏证》请求他的斧正。

道光五年(1825年),王念孙受赐加四品衔,并获恩准重赴鹿鸣宴,赋诗六首记录此事。

道光十二年正月二十四日(1832年2月25日)寅时,王念孙逝世于北京私邸,享年八十九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