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侯玄汸

侯玄汸(明末清初才子)

侯玄汸
侯玄汸(1614—1677),字记原,号秬园。明苏州嘉定(今属上海)紫堤村(今属闵行区华漕镇)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在顺天乡试中考中副榜,入清后放弃功名,不求仕进。理学著作有《月蝉笔露》、《学古十函》等。

  • 本名侯玄汸
  • 记原
  • 秬园
  • 出生日期1614年
  • 逝世日期1677年
  • 主要成就顺天乡试中考中副榜

出身名门

出自紫堤东族侯氏,为当地望族,族人曾出资修建关帝庙、上谷东族宗祠等。先祖姓杨,原籍山西上谷,历代做官。北宋靖康之难时随康王南渡,曾居临安(今杭州)、乌泥径、真如,后定居紫堤村(今上海诸翟镇)。明代初传代至杨文昌,因中表兄弟侯守常无子女,曾抚外甥徐端为子,一传而绝,故杨文昌将其子杨彦昇再过继给侯守常为嗣,改姓后即侯彦昇。

侯玄汸的高祖侯尧封(字钦之,号复吾)为侯彦昇的玄孙,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进士(二甲第七十四名),曾担任监察御史。

少有才华

侯岐曾长子。明崇祯十五年(1642)在顺天乡试中考中副榜,入清后放弃功名,不求仕进。博综群书,尤究心经术,讲求实学,康熙《嘉定县志》的《水利志》部分即出自玄汸之手,详备缜密,为后人所称道。

关心民生

侯玄汸情系桑梓,关心民瘼。崇祯末年,朝廷计划恢复在嘉定征收税粮,废除数十年来折漕为银(以银两代替税粮)的惯例,这意味着作为产棉区(稻粮种植面积很少)的嘉定必须从外地购粮后才能完成纳税任务,这对负担本就繁重的百姓来说,显然是雪上加霜。玄汸与张鸿磐、申荃芳不远万里赶到北京,伏阙上书,说明嘉定的具体情况,朝廷准许嘉定永远执行折漕为银的定例。此法一直沿用到清末,成为嘉定人民的福祉。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