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扆(1640~1713)
[公元一六四零年至壹柒壹叁年]字斧季,江苏常熟人,毛晋之子。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年不详。耽校雠,精小学,有名于时。编有汲古阁秘本书目。生平不可考。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是毛扆售书潘耒稼堂而编撰的书目清单,成于康熙四十四年。《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一卷,收书481种。按四部序次排列,著录书名、卷册数外,注记版本特别详细,宋元版书大多冠于书名之前。其目录学意义,从宏观上看,它最早将善本集中编成目录,以前目录书有属于善本书目性质者,但反映善本范畴较狭窄,该书不仅于宋元旧刊外收录明初及嘉靖刻本,还收录各种旧抄本,不仅从版本的时代划定界限,还从版本文字内容异同考虑珍善与否,作为一部完整意义的善本书目,更名副其实。从微观上看,其著录版本各项相当精密,熟悉古籍编目的人不难发现这些著录项大多沿袭至今,仅作局部扩充和整体规范化而已。因此,《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对清代善本书目这一重要目录类型,确实具有开先创制的意义。另外,它对古籍善本价格的记录更具其他书录所罕见的史料价值。
钱曾外出访书,止宿隐湖,与其畅谈至夜分。毛扆建议钱曾把所藏珍善之本和秘藏之书,编写成书目。遂编《读书敏求记》4卷,专门讨论版本之优劣、刊刻之异同,以及收藏之源流。藏书印有“书郑后裔”、“汲古后人”、“叔郑后人”、“毛扆之印”、“虞山毛扆手校”、“毛斧季收藏印”、“毛氏图书子孙永宝之”等。毛氏藏书先后被泰州藏书家季振宜等家购藏,且多为宋元善本,后又大多归于徐乾学“传是楼”。刻书版亦被陆续转卖给席鉴 “扫叶山房”和无锡华氏。兄毛表、毛褒,均以藏书名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