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考入福州鹤龄中学;
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1920年毕业后获得庚子赔款公费留美资格;
1922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学士学位,并获金钥匙奖;
1922年入哈佛大学研究院;
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为《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
后赴英、法、意等国作短期考察和研究;
1927年任清华学校大学部经济系教授;
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次年起又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历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商学系主任;
1952年任中央财经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第一副院长;
1953年以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等职。还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经济科学》杂志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编辑委员会副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