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陈奂

陈奂(清中后期经学家)

陈奂
陈奂(1786年2月3日——1863年8月13日),一作陈焕,字硕甫,号师竹,晚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州(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一年正月初五(五九第九天,立春日)出生,咸丰元年(1851),举孝廉方正。先后师事江沅、段玉裁,又曾问学于高邮王念孙、王引之,与闻经学家法。同治二年六月二十九日(癸亥年,甲辰日,末伏第五天)逝世。毕生殚精竭虑,专攻经学,于《毛诗》用力最勤。著有《毛诗传疏》《毛诗说》《毛诗九谷考》《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征》及《公羊逸礼考征》,另有《三百堂文集》。

  • 本名陈奂
  • 别名陈焕
  • 硕甫
  • 师竹
  • 所处时代清朝(乾隆朝后期——同治朝初期)
  • 出生地江苏长州
  • 出生日期1786年2月3日
  • 逝世日期1863年8月13日
  • 主要作品《毛诗传疏》《毛诗说》《三百堂文集》
  • 国籍中国
  • 农历生日正月初五
  • 农历忌日六月廿九
  • 日柱庚戌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儒林二》

陈奂作品(2张)陈奂,字硕甫,长洲人。诸生。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奂始从吴江沅治古学,金坛段玉裁寓吴,与沅祖声善。尝曰:“我作《六书音韵表》,惟江氏祖孙知之,馀尟有知者。”奂尽一昼夜探其梗概。沅尝假玉裁《经韵楼集》,奂窃视之,加朱墨。后玉裁见之,称其学识出孔、贾上,由是奂受学玉裁。

高邮王念孙暨子引之、栖霞郝懿行、绩溪胡培翚、泾胡承珙、临海金鹗,咸与缔交。

陈奂像奂尝言大毛公诂训传言简意赅,遂殚精竭虑,专攻毛《传》。以毛《传》一切礼数名物,自汉以来无人称引,韬晦不彰,乃博徵古书,发明其义。大抵用西汉以前旧说,而与东汉人说《诗》者不苟同。又以毛氏之学,源出荀子,而善承毛氏者,惟郑仲师、许叔重两家,故於《周礼注》《说文解字》多所取说,著《诗毛氏传疏》三十卷。又以疏中称引,博广难明,更举条例,立表示图,为《毛诗说》一卷。准以古音,依四始为《毛诗音》四卷。仿《尔雅》例,编毛传为《义类》十九篇一卷。以郑多本三家《诗》,与毛异,为《郑氏笺考徵》一卷。又有《诗语助义》三十卷,《公羊逸礼考徵》一卷,《师友渊源记》一卷,《禘郊或问》《宋本集韵校勘记》,各若干卷。

其论《尚书大传》与毛《传》同条共贯,论《春秋》之学,从《公羊》以知例,治《谷梁》以明礼。《谷梁》文句极简,必得治礼数十年而后可明其要义。论《释名》与毛《传》《说文》多不合,然可以讨汉、宋说经家之源流。其论丁度《集韵》云:“《集韵》总字,具见《类篇》,先以类篇校集韵,再参之《释文》《说文》《玉篇》《广韵》《博雅》,则校雠之功过半矣。”又云:“陆氏《释文》宋本,当於《集韵》求之。今《尚书释文》,经开宝中陈谔等删改之本,《集韵》则未经删改者也。”

陈奂作品於子书中尤好《管子》,尝令其弟子元和丁士涵为《管子案》四卷。

家居授徒,从游者数十人。同郡管庆祺、丁士涵、马钊、费锷,德清戴望,其尤著也。同治二年,卒,年七十有八。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