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程网首页
您好,亲爱的缘友!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
0
全部订单
0
未付款订单
0
未测试订单
0
已完成订单
0
我的动态
0
系统消息
0
个人中心
我的资料
我的汉币
我的汉点
关注中心
我的收藏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我要投稿
下载APP
手机汉程
中国历史
全部
全部
康熙字典
古诗词
黄历
五行穿衣
号码测试
星座运程
吉祥物
首页
国学
民俗
历史
汉语
文学
艺术
哲学
体育
历法
语录
典籍
文库
专题
国学答题
非遗
心理
历史
朝代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
隋朝
唐朝...
展开
历史
朝代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全部
历史
人物
三皇五帝
历朝帝王
各朝名臣
历代名将
十大乱朝太监
四大美女
四大才子
四大...
展开
历史
人物
三皇五帝
历朝帝王
各朝名相
历代名将
十大乱朝太监
四大美女
四大才子
四大名旦
楷书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更多人物
历史
文化
历史事件
历史话题
历史地图
历史地名
朝代简史
历朝都城
历史典故
古代服装...
展开
历史
文化
历史事件
历史话题
历史地图
历史地名
朝代简史
历朝都城
历史典故
古代服装
二十四史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历史朝代
历史人物
历史题库
历史答题
上下五千年
历史上的今天
朝代顺序表
当前位置:
汉程网
>
历史
>
历史事件
>
康熙帝南巡
康熙帝南巡
(1684年)
”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就在苏北视察。并在首次南巡归京后,专门召见于父,赐貂裘,奖励他教子有方。严惩贪官康熙帝南巡也很注意地方官吏的贪赃和渎职。首次南巡驻跸宿迁,发现漕运总督邵甘问题相当严重,便当面申饬他:“朕时巡之举,原欲周览民情,察访吏治。”邵甘心中不甘,为己行为作了诡辩。”邵甘只得低头服罪。康熙帝把他带往南京,随即革职。康熙帝考察、处理官员是相当慎重的。
事件相关
详
情
内
容
康熙帝是中国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积十八年时间,是在各地巡察,多达一百三十次,次数最多是长城南北热河诸地,多达七十八次,而民间最有影响的却是六次南巡,总共有五百四十九天。这六次南巡为康熙执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心河工 康熙南巡有多种目的,如笼络知识分子、游览各地风光,但每次必到治黄工程现场,视察三五天,提出可行性意见,由此开始了南巡的考察民情和地方吏治。他说:“古人之君,居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者多,朕于各地巡行,因目击之故,知之甚确。”康熙二十三年(1684),首次南巡,就在苏北视察。他乘舆自宿迁至清河(淮阴),路程二百里,就走了整整十二天,所过之处,见河工夫役运土、夯筑大为辛劳,特地多次停下车驾,步行外出,亲加慰劳,并面谕靳辅等治河大臣,严防有不肖官役侵蚀本已微薄的劳务工资,务必让人人都能拿到定额的银钱。 几天后,康熙帝乘船由清河沿运河南下,在过高邮湖时,见民间田地庐舍多浸没在水中,心甚不安,舍舟登岸步行湖堤十余里,察看形势,召集当地父老和读书人,详细了解水灾根因,并寻找解救办法。他对陪同的两江总督王新命说:“朕此行原欲访问民间疾苦,凡有地方利弊,必设法兴除,使之各得其所。现在目睹此方水灾,哪里能不设法拯救呢?”他下诏,凡是有水灾的州县,一一详加考勘,确切查证后,务必解决,需要多少经费,就用多少,在所不惜。 当日,康熙帝夜不能寐,赋古风一首: “淮扬罹水灾,流波常浩浩。龙船偶经过,一望类州岛。田亩尽沉沦,舍庐半倾倒。茕茕赤子民,栖栖卧深潦……” 考察清官 康熙帝南巡察访吏治,也发现了一批好官。 康熙帝首次南巡前夕,获悉两江总督于成龙逝世,大为痛惜,临朝讯问:“今天下清廉官如于成龙者有几人?”回答有七人,其中有张鹏翮、郭琇和彭鹏。但他没有轻易相信。 当年秋,他南巡路过兖州,见到兖州知府张鹏翮,经考察后果然不错。张从此擢升,由浙江巡抚直至吏部尚书。南巡至江苏吴江,微服至民间,百姓都称赞本县知县郭琇是清官好官,由是超擢为御史,后任湖广总督。在南京,他特别注意当年由于成龙推荐的江宁知府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经密访果然与所说相同,证实此于成龙确是清廉、干练,特予以嘉奖,赐亲书手卷一轴,对他谕说:“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尔必自始至终毋有改操,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当月即超擢为安徽按察使,两年后又擢为直隶巡抚。并在首次南巡归京后,专门召见于父,赐貂裘,奖励他教子有方。 严惩贪官 康熙帝南巡也很注意地方官吏的贪赃和渎职。首次南巡驻跸宿迁,发现漕运总督邵甘问题相当严重,便当面申饬他:“朕时巡之举,原欲周览民情,察访吏治。你身为大臣,理应廉洁,为僚属做个表率。谁知到任以来,没有做过一件实事,而且还多有不谨处。”邵甘心中不甘,为己行为作了诡辩。康熙帝拿出人证物证,又说:“朕还查询本地民众,多是这么说的,可谓言之凿凿。”邵甘只得低头服罪。康熙帝把他带往南京,随即革职。 康熙帝考察、处理官员是相当慎重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三月,在他第二次南巡返京的第二天,才处理出巡时掌握的某些高官,如杭州副都统朱山庸劣免职,靳辅政绩显著,民众口碑极好,恢复河道总督原职。他为官吏政绩定格,与察访民情契合,说:“凡居官贤否,唯舆论不爽。果其贤也,问之于民,民自极口颂之;如其不贤,问之于民,民必含糊应之。官之贤否,于此立辨矣。”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朝代导航
更多>>
清朝简史
清朝帝王
清朝人物
清朝事件
清朝话题
清朝都城
清朝地图
清朝地名
清朝政治
清朝经济
清朝文化
清朝军事
清朝历史
清朝典故
清朝服饰
相关事件
更多>>
丙子胡乱
左宗棠戡定新疆
清平张格尔叛乱
贵州苗乱
廓尔喀之役
云南回民起义
七和卓之乱
平定苗疆
廓尔喀之役
相关人物
更多>>
李任熙
康荣雅
瓜尔佳·桂良
郭贵人
西第什哩
爱新觉罗·端华
爱新觉罗·刘阐
爱新觉罗·胤禔
莽古济
爱新觉罗·隆禧
曾纪琛
额勒登保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爱新觉罗·载津
爱新觉罗·绵悌
爱新觉罗·永恩
马尔泰·若曦
吴全美
齐林
淑明公主
博尔济吉特·布和
徐桐
清太宗继妃
爱新觉罗·奕格
爱新觉罗·巴尔楚浑
符珍
爱新觉罗·福惠
魏清泰
博迪苏
王熙凤
最新文章
更多>>
· 秘闻!清朝格格母凭子贵的密宝是什么?
· 解密:清朝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如何分类的?
· 清朝慈禧太后的 “老佛爷”称号到底是怎么来的?
· 明朝和清朝灭亡相比 为何人民对两者差距如此之大
· 为何清朝的名医都不愿进宫当太医?步步高升
· 清朝官员王杰:拒与和珅结党 当场驳其面子
· 清朝时期的宗人府到底是做什么的 简单说就是类似于民间的祠堂
· 此人是清朝巨贪 但他的一项发明令乾隆爱不释手
· 清朝服饰之:清代满族旗鞋
· 历史清朝选秀女 绝非是在选美而是在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