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四年(830),工部侍郎郑覃奏称库存经籍多讹谬,请求召集博学之士校定经典,并依据东汉蔡邕刊碑的先例,刻石于太学。文宗准奏。郑覃请以起居郎周墀、水部员外郎崔球、监察御史张次宗、礼部员外郎温业等校定《九经》文字,然后派人刻于碑石。文宗又命令翰林勒字官唐玄度复校字体。开成二年(837)十月十三日,《石经》刻成,与《孝经》、《论语》、《尔雅》一并共160卷。当时人们认为《石经》字体有乖师法,因而立后几十年都少有名家前往观看。《石经》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又名《开成石经》,成为研究古代经典、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