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两党争构,是发生于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事件,发生于吴大帝孙权在位期间,大约始于吴赤乌五年(242年),结束于赤乌十三年(250年)。
源于太子孙和及鲁王孙霸之间因储君问题而生的矛盾,及后引发起朝中大臣因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而分裂。最终孙和被废而孙霸被赐死,孙权改立幼子孙亮为太子。
赤乌四年五月(241年),孙权长子孙登逝世。孙登死后,太子之位悬空。五年正月(242年),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群臣同时要求立另外四子为诸侯王及皇后,孙权以天下未定,不是追崇妃妾的时候为由拒绝了。
同年八月,群臣又再度请求。孙权于是封四子孙霸为鲁王,二人住在同一宫室中,待遇没有差别。有人劝说孙权,于是孙权令二人别宫居住,孙霸由此与孙和渐渐不和。
孙和生母王夫人与步皇后之女全公主孙鲁班有过节,早在步皇后去世后,孙权欲立王夫人为皇后,被孙鲁班阻止。眼见现在孙和成为太子,孙鲁班担心太子即位后会怨恨自己,心中不安,便数度谮毁太子。
孙权此时重病在床,让孙和到宗庙去祈福,孙和妃子的叔父张休的住所靠近宗庙,便邀请孙和到家中,被孙鲁班派人监视看到,于是就说孙和不在宗庙,而是在妃子家暗谋大事,又称王夫人见孙权患病有喜悦之色。最终孙权因而大怒,王夫人忧死,孙和渐渐失宠,担心被废黜;孙霸见孙和失宠,更有野心夺取太子之位。
起初鲁王孙霸深受恩宠,与太子孙和齐名抗衡,太常顾谭上疏要求明辨嫡庶之分而与孙霸交恶。长公主孙鲁班的丈夫卫将军全琮之早因为241年的芍陂战役的功劳问题就对顾谭的弟弟顾承和与之亲密的张休很有不满,当时全琮之子正为孙霸的宾客,也因此和顾谭有隙。
全琮父子多次说张休、顾承与典军陈恂有私下的往来,陈恂故意添油加醋增添了许多功劳。最后张休顾承下狱,而顾谭也因为连坐下狱。孙权因为顾谭的缘故,始终没有做出决定,想让顾谭道歉而释放他。等到大会时,为这件事询问顾谭,顾谭不道歉,说:“陛下,谗言其兴乎!”有关官吏奏称顾谭诬陷毁谤,对国君大不敬,依法应该处死。孙权看在顾雍的份上,没有实行。最后顾谭、顾承和张休被流放到交州。其中张休因被中书令孙弘进谗而被赐死。
一次孙权私下与杨竺谈论孙霸,杨竺表示孙霸适合作为太子,正好有下人藏在床下,告诉了孙和。陆逊侄陆胤此时正要前往武昌。孙和与陆胤秘密商议了此事,打算让丞相陆逊上表劝说孙权。
陆逊累次上书,试图与孙权争论,孙权怀疑杨竺泄露了谈话,杨竺说近期只有陆胤向西边了,一定是陆胤所说。孙权又派人询问陆逊,陆逊回答:是陆胤告诉我的。陆胤则为太子包庇道:“是杨竺告诉我的。”孙权因为密谈事件而愤怒,于是将杨竺和陆胤共同下狱。而陆逊是重臣缘故只是派人责备。
陆逊因为外甥顾谭和顾承和吾粲的事本就心意难平,不久去世。杨竺不胜严刑,屈打成招了。孙权一开始就觉得是杨竺泄露的,现在认为果然如此,杨竺被处死。陆胤则始终没有说出孙和名字,最后出狱官复原职。
孙权曾对两党争斗表示担忧,对侍中孙峻说:“我的子孙不和睦,大臣也争权夺利,以后将会有如袁家内斗之败,让天下所耻笑!
赤乌十三年(250年)秋,孙权幽禁孙和,骠骑将军朱据见孙和被幽禁,于是与尚书仆射屈晃率众将领官吏以“泥头自缚”方式请孙权释放太子,孙权登上高台看到这些,指责二人不要没事找事,二人被杖一百。屈晃被遣回乡里。朱据又作书劝谏而遭贬为新都郡丞,及后更被中书令孙弘作诏所害 。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又以晋献公在骊姬之乱中杀申生,终改立奚齐而至晋国大乱故事劝谏;太子辅义都尉张纯亦尽力劝谏孙权,但陈正和陈象都被族诛,张纯亦被处死。
七月,排除了万难的孙权正式废太子孙和,赐死鲁王孙霸,将其曾参与谋害太子的鲁王党羽全寄、吴安、孙奇诛杀。十一月,正式立孙亮为太子。
神凤元年(252年)孙权病逝,在他病重期间,感到后悔,曾一度打算再召回孙和,由于被孙鲁班等人阻止而作罢。
南鲁之争最终以两败谢幕,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最终由盛转衰,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由于孙亮年幼,便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后来孙亮也被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