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朱常瀛

朱常瀛(明朝宗室)

朱常瀛
桂端王朱常瀛(1597年4月25日―1645年12月21日),明朝宗室,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明光宗朱常洛异母弟,桂王朱由榔之父,母李贵妃。封于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于天启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627年11月3日)就藩。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部攻陷衡州,朱常瀛携子朱由楥、朱由榔逃往广西梧州避难。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初四日,朱常瀛在广西梧州病故,谥号为端王。死后先由次子安仁王朱由楥承嗣,第三子朱由榔继承皇位后,追尊其为皇帝,庙号礼宗,谥号体天昌道庄毅温弘兴文宣武仁智诚孝端皇帝,葬于广西梧州的兴陵。

  • 全名朱常瀛
  • 谥号端王(一说恭王)、端皇帝(朱由榔追谥)
  • 封号桂王
  • 庙号礼宗(一说兴宗)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顺天府(位于今北京市)
  • 出生日期1597年4月25日(明神宗万历二十五年三月初十)
  • 逝世日期1645年12月2日(明安宗弘光元年十一月初四)
  • 逝世地广西苍梧(位于今广西自治区梧州市)
  • 陵墓兴陵
  • 继任桂恭王朱由楥

分封衡州

桂端王朱常瀛,明朝宗室,明神宗朱翊钧第七子,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廿六于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就藩,为历史上第一位桂王。不幸,桂王府建成不到两年即坍塌,并压死六名女子。今桂王府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人民路东端。

南逃梧州

崇祯十六年(1644年)八月,张献忠率部从武汉直捣湖南,势如破竹,连克岳州、长沙,直取桂王朱常灜的藩王府衡州。

衡州是桂王朱常瀛封王之地,朱常瀛乃明神宗第七子,天启七年(1627年)带着三子朱由楥、四子朱由榔离京就藩衡州。后来桂王朱常瀛的三子朱由楥被封为安仁王,四子朱由榔被封为永明王。桂王朱常瀛就藩衡州,大兴土木,建造的宫殿是湖南最豪华的建筑。衡州是桂王朱常瀛世袭封地,有着仅次于京城的王府宫殿和明代当时最完整最强大军队,成为张献忠起义军进攻最主要的目标。张献忠亲率大军主攻湖南,衡州桂王府首当其冲。

桂王朱常瀛令镇守湖南的湖广巡按刘熙祚把驻守岳州、长沙等地的大明军队撤回衡州,集中优势兵力,死守衡州。得到桂王死守衡州的命令,刘熙祚将驻守湖南岳州、长沙等地守军集结衡州,准备与张献忠决战衡州,保卫桂王府。

张献忠率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进攻衡州城,云梯冲向城头。守城明将刘熙祚指挥反击,明军在城上居高临下,朝张献忠军开炮,放箭,张献忠军伤亡惨重,但仍然勇往直前,杀向城头。太监杨守春慌报桂王:张献忠军已打到衡州城楼上了。

桂王朱常瀛重病在身,安仁王朱由楥病得也不轻,王府上下的大小事情由永明王朱由榔做主。永明王朱由榔见父兄都病入膏肓,便指挥王府人员撤离衡州。

刘熙祚闻桂王撤走,下令南撤。张献忠军全面出击,再次攻城,衡州城破,三路军攻入桂王府。

因病逝世

朱常瀛、朱由楥、朱由榔从南门奔逃出衡州城,离开了王府封地,往西南方向逃往永州。撤离衡州城的守将刘熙祚也率部赶上来,刘熙祚为了掩护桂王、永明王逃脱,率部与张献忠混战,刘熙祚见桂王走远,率部撤退往永州,张献忠骑马追赶上来。刘熙祚且战且退,退到永州城下,立即命令部下关城门。永州城门尚未关闭,张献忠抢先一步杀到城门下,刘熙祚措手不及,被张献忠刺于马下身亡。刘熙祚战死,明军群龙无首,无心恋战而降,张献忠军迅速占领永州城。

刘文秀见张献忠迎战刘熙祚,立即率部紧追桂王,王府卫队被冲散。朱常瀛和朱由楥向广西方向逃亡,朱由榔被刘文秀所部分割包围,桂王卫队全战死,朱由榔被俘,大西军将他押往永州。

张献忠占领永州后,各路将领商讨前途。最后,张献忠决定率主力西进天府之国四川,自古天国进可攻,退可守,留右路将军李定国带领少量队伍坚守湖南。杨国威、焦琏率部杀掉关押看守护卫,救出朱由榔,出城时被李定国发现,双方发生争夺战。李定国与杨国威、焦琏将军苦战难解难分之时,锦衣卫马吉翔率部从城外杀将过来。焦琏收兵南撤,连夜和马吉翔赶往梧州。桂王朱常瀛得到禀报,异常激动。朱常瀛本来就病重,再加上这一激动,身体全垮了,他把朱由楥和朱由榔等人叫到身边,教导儿辈复明称帝。第二年桂王死于梧州。朱由楥继位桂王,不久朱由楥也突然死去,桂王系只剩下朱由榔。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