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殷不佞

殷不佞(南朝官员)

殷不佞
殷不佞(518年—573年),字季卿,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南朝齐豫章王行参军殷任(《南史》作殷汪)的孙子,南朝梁尚书中兵郎(《南史》作尚书兵部郎)殷高明幼子,南朝陈晋陵太守殷不害弟,是南朝著名的大孝子。官至尚书右丞、通直散骑常侍。太建五年(573年),殷不佞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秘书监。

  • 中文名殷不佞
  • 国籍南朝梁→南朝陈
  • 民族汉族
  • 籍贯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
  • 出生日期518年
  • 逝世日期573年
  • 职业官员、孝子
  • 官职尚书右丞、通直散骑常侍

至孝之子

殷不佞少年时即树立名节,居父丧而以极孝为人称道。喜好读书,尤其擅长吏术,初任南朝梁尚书中兵郎,很有能力。梁元帝萧绎承制,授予他为戎昭将军、武陵王谘议参军。

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即位,改任殷不佞为武康县令。当时兵荒马乱饥荒遍行,百姓流离失所,殷不佞巡抚招集,以布包小儿负之于背而来的人数以千计。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殷不佞的母亲蔡氏去世,道路隔绝,殷不佞很久不能奔赴,四年之中,日夜号哭,居处饮食,常守居丧的礼节。永定元年(557年),陈武帝陈霸先受禅登基,建立南朝陈政权,起用殷不佞为戎昭将军、娄县县令。

特赦免官

永定三年(559年),陈文帝陈蒨即位,任命殷不佞为尚书左民郎,殷不佞没有就任,后为始兴王陈伯茂的谘议参军,兼任尚书右丞,后改任为东宫通事舍人。

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其子陈废帝陈伯宗即位,以其叔父陈顼为太傅,录尚书辅政,很为朝廷众望所归。殷不佞一向以名节自立,又受委任于东宫,便与仆射到仲举、中书舍人刘师知、尚书右丞王暹等,谋划假造诏书让陈顼出朝任职。众人犹豫不决,没人敢先发,殷不佞便驰马到相府,当面宣读诏令,命令相王陈顼回府第。事情败露后,到仲举等人都被杀,陈顼器重殷不佞,特别赦免他,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而已。

历任要职

光大二年(568年),陈顼废陈伯宗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任命殷不佞为军师、始兴王陈叔陵的谘议参军,加任招远将军。不久改任大匠卿,没有前往就任,又加任员外散骑常侍,兼任尚书右丞。继而又改任通直散骑常侍,右丞照旧。太建五年(573年),殷不佞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秘书监。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