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段成式

段成式(唐代著名志怪小说家)

段成式
段成式(803年-863年),字柯古,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东北)人,邹平郡公段文昌之子。中国唐代文学家、小说家。段成式幼居长安,青年时代随父宦游于西川、扬州、荆州等地,仅在文宗太和元年(827年),曾入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幕,时间很短。武宗会昌(841年-846年),中任职于京洛,宣宗大中元年(847年),迁吉州刺史,大中七年(853年),罢归,此间曾撰《庐陵官下记》二卷。大中九年(855年),为处州刺史,有善政。大中十三年(859年),解印,退居襄阳,从事于山南东道节度徐商幕,与温庭筠、余知古等相善,多所唱和,并为子段安节娶温庭筠女。懿宗咸通初年(860年),任江州刺史,与诗人李群玉交情甚笃,李卒有诗哭之。后入为太常少卿,咸通四年(863年),卒于官。段成式“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著书甚众”,除《酉阳杂俎》三十卷、《庐陵官下记》二卷、《汉上题襟集》十卷外,尚有《锦里新闻》三卷、《新纂异要》一卷见于著录,又有《段太常语录》,即《庐陵官下记》下篇。并佚。

  • 柯古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成都
  • 出生日期803年
  • 逝世日期863年
  • 主要作品《酉阳杂俎》
  • 本名段成式
  • 职业小说家,诗人
  • 父亲段文昌
  • 儿子段知节
  • 好友温庭筠、周繇

外貌

段成式青年时期为官宦子弟,英俊潇洒,彬彬有礼,活泼好动。他的忘年交周繇《嘲段成式》诗中写道:“蹴鞠且徒为,宁如目送时。报仇惭选耎(怯弱),存想恨逶迟。促坐疑辟咡(交谈时侧着头避免口气触及对方),衔杯强朵颐(鼓着腮颊嚼食之态)。恣情窥窈窕,曾恃好风姿。色授(睹貌动情)应难夺,神交愿莫辞。”此诗写了他年轻时的风貌。

少年时期

段文昌在成都任西川节度使时,段成式于公元803年出生在成都。他自幼即力学苦读,博学强记,少好猎。其禅见洽闻,为时人所叹服,自言:“成立以君子耻一物不知”,故他的博闻在唐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温庭筠父亲生前好友段文昌由云南征拜刑部尚书,对温家施以援手,带温庭筠至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三兆村南)与其子段成式结伴共读。

青年时期

段成式时随父亲段文昌(曾任西川节度使、淮南节度使、荆南节度使等职)转徙各地,了解各地风土人情、轶闻趣事,开拓了生活视野,加之他精研苦学,博览了包括官府秘籍在内的大量图书。他以读书为嗜,博学强记,知识渊博。段成式和当时的诗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李群玉、周繇等结为朋友,往来密切。这对他的诗文创造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段成式与好友温庭筠随出镇淮南的父亲段文昌到江淮吴中一带。

唐文宗大和四年(830),段成式与好友温庭筠随调任荆南节度使的父亲段文昌到荆楚之地。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第二次担任四川节度使的父亲段文昌在西川去世。不久后好友温庭筠告别段成式离开西川北上长安(今陕西西安),段成式几年后也重新回到了故乡长安。

中年时期

段成式曾因父亲段文昌的关系,来到了长安城,就任秘书省校书郎,居府第“修行里”。他自己说:“唐武宗癸亥三年夏,予与张君希复善继,同官秘书。”这是西元843年,他大约40岁的事情。

后来他“累官迁尚书郎”,又出任吉州、处州、江州刺史,至“大中中(约西元851-856年前后)归京,仕至太常少卿”。

晚年时期

他居长安时,“以闲放自适”,“尤深于佛书”,这正是他晚年生活的概括。他于唐懿宗咸通四年(西元863年)六月卒,享年约六十一岁。

段成式为官期间,曾为故里修七孔拱桥,架通南北之路。乡人为记段氏功德,遂将相邻的段、加、马、乔四村改名为“段桥”,并刊石立碑。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