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母养弟
殷不害,字长卿,是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祖父殷任(《南史》作殷汪),是南朝齐豫章王萧嶷的行参军。父亲殷高明,是南朝梁尚书中兵郎(《南史》作尚书兵部郎)。
殷不害性情特别孝顺,父丧期间过于尽礼,因此年少时就很知名。殷不害家世代崇尚节俭,住所特别贫寒,他有五个弟弟,都年幼体弱,殷不害既要侍奉母亲,又要抚养弟弟,勤劳之至,当时士大夫因他行为敦厚而称道他。
受帝重视
殷不害作品《灵禽幽卉图》殷不害十七岁时,担任南朝梁的廷尉平。殷不害擅长处理政事,同时修治儒家学术,礼制和法制或轻或重不适宜的,殷不害就上书指出,多被采用。
大同五年(539年),殷不害调任镇西府记室参军,不久又以原职兼任东宫通事舍人。当时朝廷政事多委托东宫办理,殷不害和舍人庾肩吾值日上奏政事,梁武帝萧衍曾对庾肩吾说:“你是文学之士,政事不是你的长处,为什么不让殷不害来呢?”可见梁武帝对殷不害的重视。
晋安王萧纲(即后来的梁简文帝)又因殷不害孝敬父母,赐给他的母亲蔡氏织锦裙襦、毡席、被褥,单夹衣等物都很齐备。大同七年(541年),殷不害担任东宫步兵校尉。
太清(547年—549年)初年,殷不害被调任为平北府谘议参军,东宫通事舍人职务不变。
承圣元年(552年),梁元帝萧绎即位,任命殷不害为中书郎,兼任廷尉卿。于是殷不害举家西迁江陵(今湖北荆州)。
途中病死
太建七年(575年),殷不害从北周返回陈朝(当时北周取代西魏,陈朝取代梁朝)。同年,陈宣帝陈顼下诏授任殷不害为司农卿,不久调任光禄大夫。
太建八年(576年),加任明威将军、晋陵太守。殷不害在晋陵郡生病,陈宣帝诏令他以光禄大夫之职回朝养病。
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去世,其子陈后主陈叔宝即位,加任殷不害为给事中。当初,殷不害回朝时,北周留下他的长子殷僧首,殷僧首便住在关中。
祯明三年(589年),早已取代北周的隋朝派兵攻打陈朝,攻陷陈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陈朝灭亡。殷不害的儿子殷僧首前来迎接他,殷不害在途中病死,时年八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