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韦巨源

韦巨源(唐朝宰相)

韦巨源
韦巨源(631-710年),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的玄孙。韦巨源出身关中士族京兆韦氏郧公房,以门荫入仕,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长寿二年(693年)初登相位,此后共四次拜相,官至左仆射,袭封舒国公。以宗亲之谊,成为韦皇后的心腹。唐隆元年(710年),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韦巨源也为乱兵所害,时年八十岁。唐睿宗李旦复位后,追赠韦巨源特进、荆州大都督,谥号“昭”。

  • 全名韦巨源
  • 谥号
  • 封号舒国公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
  • 出生日期631年
  • 逝世日期710年7月22日
  • 逝世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 主要成就四次被拜为宰相
  • 最高官职尚书左仆射、中书令,特进、荆州大都督(追赠)

位居宰相

韦巨源出身关中士族京兆韦氏郧公房,祖父韦匡伯初仕北周,袭爵郧国公,入隋后,改封舒国公。韦巨源早年以门荫入仕,在武周时期,历任司宾少卿、司府卿、文昌右丞。

长寿二年九月辛丑(693年8月20日),韦巨源以文昌右丞之职拜相,被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内史李昭德独揽朝政。韦巨源与豆卢钦望、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虽同为宰相,但都依附李昭德,不敢纠正他的过失。

长寿三年(694年)三月,韦巨源任夏官侍郎,仍旧知政事。

证圣元年(695年),李昭德罢相,韦巨源受牵连被贬为鄜州刺史。不久,韦巨源又被召回朝廷,历任地官尚书、神都留守。

长安二年(702年),韦巨源任刑部尚书,又加太子宾客,再为神都留守。

依附韦后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复位,韦巨源工部尚书,封同安县子。随后又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郇县伯。之后因从叔韦安石拜相,韦巨源避亲罢知政事。改任侍中、中书令,进封舒国公,附入韦皇后三等亲,成为韦皇后的兄弟,编入属籍。

景龙二年(708年),传言韦皇后衣笥裙上有五色云,是吉兆,韦巨源请公布天下,李显听从并大赦。当时星坠如雷、野雉同叫之类的凶兆,韦巨源却不说。韦巨源见李显昏惑,便与左卫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宗楚客、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郑愔、谏议大夫赵延禧等传播妖言祥瑞,秘密引导韦皇后效法武则天。

景龙三年(709年),韦巨源任尚书左仆射,依旧知政事。不久,又任尚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仍旧监修国史。当时朝廷因时将在长安南郊的天坛(圜丘遗址)进行祭祀,韦巨源受韦皇后之意,协同国子祭酒祝钦明提议让韦皇后参与祭祀,并让韦皇后为亚献,韦巨源为终献,大臣女为斋娘,李显同意。

失势被杀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杀韦皇后、安乐公主。消息传出后,韦巨源家人建议其躲避。韦巨源答:“我是大臣,有难岂能不赴?”出门到都城长安的街道,被乱兵所杀,时年八十岁。

身后殊荣

景云元年六月甲辰(710年7月25日),李隆基拥其父亲,曾为皇帝的相王李旦复辟,即唐睿宗。李旦追赠韦巨源特进、荆州大都督。太常博士李处直建议谥韦巨源为“昭”,户部员外郎李邕反对,说:“武三思引荐他为宰相,韦皇后以他为亲属。无功受封,无德受禄。他诽谤同族韦安石,却阿附外人宗楚客。谥号‘昭’是不合适的。”李处直仍坚持建议谥号为“昭”,李邕再次上表反对,但睿宗李旦仍然谥韦巨源为“昭”。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