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名梁山
史文恭出场于《水浒传》“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一回(多数版本为第六十回,金圣叹评本为第五十九回)。他在凌州西南曾头市的金国侨民曾弄家中做武术教师,与副教师苏定一同教授曾家五虎武艺。段景住盗取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欲上梁山献给宋江,却在路过曾头市时,被曾家五虎夺去。宋江得到段景住报信后,命戴宗前去探听情况。戴宗回报称,曾家五虎誓与梁山作对,定要捉尽晁盖、宋江等人,而照夜玉狮子马已成为史文恭的坐骑。
初次登场
各类史文恭画像(5张)晁盖听闻曾头市的无礼之举,大怒之下不顾宋江劝阻,执意要对曾头市用兵。他点起二十位头领,率领五千兵马,亲自下山征讨。出征之时,晁盖新制的认军旗被狂风拦腰吹折。宋江与军师吴用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建议改日出军,晁盖仍旧不听。
晁盖率军抵达曾头市后,与曾家交战,林冲战败曾家第四子曾魁。次日,曾头市大军正式与梁山军对峙,史文恭、苏定及曾家五虎尽数现身。这是史文恭在书中的第一次登场,当时他“弯弓插箭,坐下那匹却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射死晁盖
两军混战良久,双方各有损伤。曾头市大军退回村里,梁山人马也退回寨中。之后一连三日,梁山军都来搦战,但曾头市一方却始终不肯应战。
第四日,两个僧人到晁盖寨中投拜,自称常受曾头市欺压,愿为晁盖带路,助他剿平曾头市。晁盖深信不疑,不顾林冲谏阻,亲自前去劫寨,结果中计遇伏。他率军夺路而回,遭到乱箭射击,却被一箭射中面颊。此箭乃是一枝药箭,上面还刻有“史文恭”三字。林冲等人命送晁盖回山,而后又受到曾家人马的袭击,只得退回山寨。
晁盖回山不久,便毒发身亡,临终留有遗言,称“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但宋江在公布遗言时,却改为“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后世有评论者据此认为,晁盖并不是被史文恭射死,而是有人栽赃于史文恭。此说法在原著中并无明确依据支持或驳斥,因此争议较大。
此后,史文恭成为了梁山众将为晁盖复仇的目标。
献计守寨
央视版《水浒传》中的史文恭(26张)关胜收服水火二将后,回山途中又遇到段景住。段景住与石勇、杨林到北地买马,结果在青州又被郁保四劫去,而郁保四却将战马送到了曾头市。宋江便借机兴兵,再次攻打曾头市,要雪夺马之辱,并报晁盖被杀之仇。吴用先命时迁去探听消息。时迁将曾头市的部署全部探知,称曾头市扎下五座寨栅,其中史文恭执掌总寨。
宋江分兵五路,分打曾头市五座寨栅,并让新近上山的卢俊义埋伏在平川小路上,负责接应。曾弄听闻宋江兴兵,便与史文恭、苏定一同商议对策。史文恭建议在村寨周围掘下多处陷坑,上以浮土掩盖,打算用来捉拿梁山将领。但梁山军却因时迁已提前探知,在进军之时并未中计。
掘坑自陷
数日后,已知悉陷坑部署情况的吴用分兵进攻曾头市,以吸引曾头市军马的注意。史文恭分兵救援,自己则按兵不动,想让梁山军在进攻时掉入陷坑,但吴用早派两支马军从后方抄到寨前。寨前的伏兵无路可退,都被逼进陷坑中。接着,早有准备的吴用又和公孙胜合力,纵火烧毁史文恭寨子的营寨,而后退军而回。史文恭只得连夜修整。
次日两军交战,曾头市一方先折曾涂。史文恭、苏定认为不可轻举妄动,但曾升欲为兄报仇,执意出战。后来,史文恭见无法说服曾升,只得亲自上阵。此战,史文恭改用朱缨枪,二十余合便杀得猛将秦明力怯败走,并一枪刺中秦明的后腿股。梁山军只得暂退。当夜,曾升听从史文恭的建议,与苏定、曾参、曾索一同前去劫寨,结果却因梁山军早有准备,大败而回。曾索阵亡。
议和中计
邵氏电影《水浒传》中的史文恭曾弄见连折二子,决定与梁山讲和。史文恭已有八分惧怯,也有求和之意。宋江假意同意,与曾头市约定各自派人为质。吴用派李逵、时迁等五人前往。史文恭看出有诈,告知曾弄,结果被李逵“揪住便打”。然而曾弄一心讲和,不听史文恭之言,便同意了宋江交还马匹、交出郁保四并且赔款的要求,派曾升将郁保四送往宋江寨中。
宋江见了曾升,称必须要将照夜玉狮子马也一并交还。史文恭表示除非宋江退兵,否则绝不同意。这时,宋江得知相助曾头市的青州、凌州军马正在前来,便与吴用商议对策。吴用分兵守御完毕后,将曾升扣押,而后暗中策反郁保四,让他假作逃回曾头市,引诱史文恭前来劫寨。
史文恭果然中计,亲自带兵劫寨,却中了吴用的“番犬伏窝”之计。梁山军在郁保四、时迁等人的里应外合下,已经攻破曾头市。曾弄自缢,曾魁、曾密、苏定阵亡,大量曾头市军马掉入史文恭先前掘好的陷坑。
人物结局
史文恭见曾头市已破,便单骑杀出西门,落荒而逃,结果被晁盖的阴魂缠住。他打算退回时,却正遇到卢俊义、燕青,被卢俊义一朴刀搠中腿股,跌落马下,束手就擒。卢俊义将史文恭与照夜玉狮子马一同解送到宋江寨中。宋江将曾升斩首,杀尽曾家满门,押着史文恭回军梁山。最终,史文恭被“剖腹剜心,享祭晁盖”。
依据晁盖遗嘱,宋江要卢俊义担任梁山寨主,卢俊义则坚持不肯。后来经过东平府、东昌府两场战事,梁山泊聚齐一百单八将,宋江的寨主名分才正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