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柯乔

柯乔(民族英雄)

柯乔
柯乔(1497-1554),民族英雄,字迁之,号双华,世居南直隶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莲玉里柯村。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翰林院经筵侍讲、贵州道监察御史、直隶永平府推官、户部主事迁员外郞、湖广按察史佥事、荆西道佥宪(一把手)、福建布政司参议、福建按察使副使、巡海道副使等职。他下令刊刻陆羽《茶经》,嘉靖年间刊刻的陆羽《茶经》(柯本),是现存最早问世的《茶经》单行本;他曾主持修建长江、汉江大堤1000多公里;在巡海道副使的任上,率东南沿海军民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守仁(字伯安,号王阳明)和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字元明,号甘泉)的得意门生。他著有《九华山诗集》二卷。柯乔故居为砖木结构,现存门坊和前厅,内有天井。柯乔门坊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别名号双华
  • 迁之
  • 出生地南直隶池州府青阳县九华山莲玉里柯村
  • 出生日期1497年
  • 逝世日期1554年
  • 主要成就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主持修建长江、汉江大堤1000多公里;下令刊刻陆羽《茶经》(柯本)现存最早问世的《茶经》单行本
  • 主要作品《九华山诗集》
  • 本名柯乔
  • 外文名KE QIAO
  • 国籍中国
  • 民族
  • 毕业院校进士及第
  • 职业明代官员

1. 柯乔在荆西道佥宪任上,下令刊刻陆羽《茶经》,明嘉靖竟陵版陆羽《茶经》(柯本)是现存最早问世的《茶经》单行本,是对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2. 柯乔在他在荆西道佥宪任上,他亲临江岸,度地势、量基址,身率力行,主持修建长江、汉江大堤1700多里,沿江大堤初步形成,减免百姓受水患灾害;随后,柯乔设集市,兴办学校,平雪冤狱,废除了很多弊政。他认为民众疾苦、“江水溺人,咎在官吏”,应该清廉为官,勤政为民。

3.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参与组织指挥双屿战役、走马溪战役等战役,没有打过败仗;

4.柯乔先后师从李呈祥(古源)、明代大儒王守仁(字伯安,号王阳明)、湛若水(甘泉子),弘扬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和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的核心哲学理论,在文学、哲学、教育和军事上均有较深造诣,深得其老师的精髓。

他任巡海道副使(相当于海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由皇帝兼任)期间,在浙江至福建一带沿海,协助提督朱纨专理浙、闽海防军务。带领军民抗击倭寇、葡萄牙殖民者的侵略,先后领导组织双屿战役、走马溪战役,在东山岛附近海域设伏,大败侵略军,收复鼓浪屿等侵略军盘踞的沿海据点,迫使侵略者南逃广东沿海(后占领了澳门),柯乔也因此触犯权贵利益,蒙冤被罢官为布衣,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受冤放还原籍青阳柯村。在双峰筑草堂闭门读书,著有《九华山诗集》2卷。嘉靖三十三(1554)朝廷察知柯乔冤情,诏令进京授职,时柯乔已病逝。著有《九华山诗集》二卷。

柯乔门坊,位于九华山柯村(柯宏胜实地拍摄)柯乔故居为砖木结构,现存门坊和前厅,内有天井。门外有八字形影壁,门坊上额镌有“嘉靖乙丑科进士柯乔”、“副宪”等字。前厅为明代建筑,堂心室壁有楹联两副,联曰:“八闽立奇功,战绩犹存,纬武经文莫若祖;九华馀精舍,流风未歇,读书谈道又何人”;“学比董江都,品重王门师道贵;风高陶靖节,志甘泌水宦情疏。”这可以说是对柯乔功德、才学和品格、精神的写照。今门坊内存有柯乔墓碑1方,碑文为“中宪大夫双华柯公之墓。” 柯乔门坊”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研究成果补充】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