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妃童年居住的地方--广信娄府娄素珍出生于江西广信府一个书香门第,其祖乃成都训导、理学家娄谅( 1422-1491),字克贞,号一斋,后人誉之为“名儒高足,心学前驱”,主要著作有《日录》 40卷、《三礼订讹》 40卷,其中《春秋本意》 12篇为名著,皆失;其父娄性,字原善,号野亭,明成化十七年( 公元1481年)进士,官至郎中,撰写过《白鹿洞田记》等。娄素珍自幼耳濡目染,从小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娄素珍16岁时,远在南昌的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五世孙朱宸濠得知其容貌秀丽,富有才情便亲赴广信府下聘将其娶进门。宁王对娄妃百般宠爱,特意在南昌的南湖为她盖了一座杏花楼,以供娄妃读书绘画。娄妃色美而工词章,性贤明,晓大义。
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欲反,娄妃多次泣谏劝阻,曾写《题采樵图》诗一首:“妇语夫兮夫转听,采樵须知担头轻。昨宵再过苍苔滑,莫向苍苔险处行!”后宁王反叛,被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仁(即王阳明)平定,朱宸濠被擒,于槛车中泣曰:“昔纣用妇人言亡天下,我以不用妇人言亡其国,今悔恨何及!”朱宸濠事败,后在狱中,“每饭必别具馔祀之,言及,辄叹曰:“负此贤妇也!”娄妃也投赣江自殉。临死前,她将无限的悲哀留在自己用血泪写成的《西江绝笔》之中:“画虎屠龙叹旧图,血书才了凤眼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尽当年泪点无。”尸身被安葬于南昌塘子河附近,清乾隆年间重修其墓,后也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