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刘道怜

刘道怜(中国南朝宋宗室大臣)

刘道怜
刘道怜(368年~422年),一作刘道邻,字道怜,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武帝刘裕异母弟。早年为国子学生,起家徐州(谢琰)从事史。跟随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之乱,授员外散骑常郎。随军大败北魏将领索度真,参与北伐南燕、讨平卢循,历任南彭城太守、堂邑太守、并徐荆三州刺史等职,受封竟陵县公。经常负责留守和后勤保障。刘裕成为宋王后,授宋国侍中、尚书令,进位司空。南朝宋建立后,拜太尉、徐兖二州刺史,册封长沙郡王。永初三年(422年),病逝,享年五十五岁,获赠太傅,谥号为景。

  • 别名刘道邻
  • 道怜
  • 所处时代东晋→南朝宋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丹徒县京口里
  • 出生日期368年
  • 逝世日期422年7月21日
  • 主要成就抗击北魏、北伐南燕、镇守后方
  • 主要作品《长沙王道怜集》
  • 本名刘道怜

家世出身

刘道怜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据称乃是西汉楚王刘交的后裔。曾祖刘混,在两晋之交时避乱渡江,定居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在今江苏省镇江市)。父亲刘翘,彭城功曹。兄长刘裕,原为北府军将领,因讨平桓玄恢复社稷有功,逐渐掌握了东晋朝政大权。

刘道怜是刘翘次子,与刘裕乃是异母弟,早年就读于国子学,被徐州刺史谢琰征辟为从事史。他虽参与了刘裕讨伐桓玄的密谋,但在正式起事时却被留在家中侍奉母亲,桓玄之乱平定后,被武陵王司马遵“承制”授为员外散骑侍郎。

征战有功

义熙元年(405年),北魏将领索度真、斛斯兰进犯徐州,将宁朔将军羊穆之围困于彭城(治今江苏省徐州市)。刘道怜时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率军援救羊穆之。当时,北青州刺史刘该、阳平太守孙全皆叛投北魏。刘道怜先在陵栅斩杀孙全,随后进军彭城,迫使魏军撤围退走,解除彭城之围。他乘胜追击至相城,在光水沟再次大破魏军,并斩杀刘该。魏军死伤惨重,几乎全军覆没。后来,刘裕因出镇京口,便将刘道怜由前线召回,让他以龙骧将军之职戍守石头城,并兼领堂邑太守。

义熙二年(406年),刘道怜升任使持节、监征蜀诸军事,率冠军将军刘敬宣征讨西川的谯蜀政权,但因蜀军据险坚守,最终无功而返。不久,刘道怜被封为新兴县五等侯。

义熙四年(408年),刘道怜改任并州刺史、义昌太守,仍留戍石头城。他上表朝廷,请求出镇彭城,以招抚两淮地区的坞堡势力,抵御北魏南侵。但晋廷却认为彭城距建康太远,让刘道怜镇守山阳(治今江苏省淮安市),并加拜他为征虏将军、都督淮北郡军事、北东海太守,仍遥领并州刺史、义昌太守。后来,刘道怜被追论大破索度真之功,进封新渝县男,食邑五百户。

义熙五年(409年),刘道邻随刘裕北伐南燕,并常率部充作大军先锋。当时,南燕皇帝慕容超亲自坐镇临朐,以铁骑万余迎战晋军。刘道怜与刘藩、刘敬宣等将领合力出击,在临朐城外数里处与燕军激战,成功的拖住了燕军主力。刘裕趁虚袭破临朐,大败燕军。慕容超逃回广固(南燕国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刘裕乘胜直进,以大军围困广固。

义熙六年(410年)二月,广固陷落。慕容超率亲兵突围逃走,被刘道怜所部擒获。南燕灭亡,刘道怜因功加授使持节,进拜左将军。而与此同时,割据岭南的卢循趁刘裕领兵在外,起兵进犯建康,击杀江州刺史何无忌。刘裕撤军回防,并命刘道怜与青州刺史诸葛长民、兖州刺史刘藩一同领兵入卫建康。

佐兄建宋

义熙七年(411年),刘裕平定卢循之乱。刘道怜又改任徐州刺史,移镇彭城。其所领并州刺史一职被解除。

义熙八年(412年),刘裕以刘毅为荆州刺史。刘毅早年与刘裕一同起兵讨桓玄,自认为功劳相等却位居其后,心中常怀不服。他镇守荆州后,大肆扩充势力,欲伺机打垮刘裕。刘裕乃奏列刘毅罪状,并亲自率军攻打荆州。刘毅最终兵败自杀。而在刘裕出征期间,刘道怜以兖青二州刺史之职镇守京口,为刘裕保障后方。

义熙九年(413年),刘道怜被追论攻伐广固的战功,改封竟陵县公,食邑一千户。新渝县男爵位被赐予其子刘义宗。

义熙十年(414年),刘道怜进号中军将军,加授散骑常侍,并获赐鼓吹一部。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命刘道怜留守建康。是年四月,刘裕讨平司马休之,又调刘道怜镇守荆州,并将北府将吏悉数调至其麾下。刘道怜被授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并持节都督荆州、湘州、益州、秦州、宁州、梁州、雍州七州军事。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再次北伐,灭亡后秦,欲经略关中,便将刘道怜由荆州调回朝廷。刘道怜不但被授为侍中、守尚书令,还兼领徐兖二州刺史,持节都督徐州、兖州、青州三州及扬州晋陵郡军事。

元熙元年(419年),刘道怜被解除尚书令之职,进拜司空,出镇京口。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南朝宋,史称宋武帝。刘道怜则进拜太尉,封长沙王,食邑五千户,仍领侍中、持节都督、徐兖二州刺史等职。

晚年及病逝

永初三年(422年),刘道怜由京口入朝,因刘裕病重,与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一同入宫侍疾。不久,刘裕病逝。刘道怜竟因病重未能亲临丧礼,最终于当年六月病逝,终年五十五岁,追赠太傅,谥号景王,葬礼规格皆依晋朝安平王司马孚旧例。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