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淮安王

淮安王(西魏宗室大臣)

淮安王
拓跋育(?~555年3月25日),汉姓元,字僧会,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献文帝拓跋弘孙子,高阳王元雍第十子。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后,受封顿丘县伯。东魏天平年间,出任散骑侍郎,辗转进入关中。西魏建立后,拜使持节、大都督,位列“十二大将军”之一,册封淮安王。西魏恭帝即位后,恢复拓跋旧姓,降低封为淮安公。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去世,谥号为思,安葬于少陵原。

  • 本名拓跋育
  • 别名元育
  • 僧会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鲜卑族
  • 出生地河南洛阳
  • 逝世日期555年3月25日
  • 主要成就魏宗室、官員。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

拓跋育(?~555年3月25日),原姓元,字僧会,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魏宗室官员,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曾孙,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高阳文穆王元雍第十子。

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后,元育受封顿丘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东魏天平年间,出任镇远将军、散骑侍郎。元育后来西入关中,东魏撤除了顿丘县伯的封国。元育进入西魏,官至使持节、大将军、大都督,封淮安王。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宇文泰复兴鲜卑姓氏,元氏改为拓跋氏,元育也在此时改回旧姓。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宇文泰劝告拓跋育上表给皇帝,请求按照古代制度降爵位为公爵,於是西魏宗室诸王都降为公,拓跋育也改封为淮安公。西魏恭帝二年二月十七日(555年3月25日),拓跋育去世,諡号为思,周明帝宇文毓二年(558年)十月十二日葬於少陵原。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拓跋育曾在在岐阳修建法门寺。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