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钺生于杭州,父白圭时任浙江布政使。自幼博览群书,长于记诵,体貌魁梧,器宇不凡。
成化十六年(1480),顺天府乡试解元。
成化二十年(1484)考中榜眼,授翰林编修。
弘治元年(1488),参与编修《宪宗实录》。以内艰离任。
弘治六年(1493),任会试同考官。
弘治九年(1496)五月,秩满,升为翰林侍读,充东宫讲读。
弘治十二年(1499),充经筵讲官。
弘治十五年(1502),任会试同考官。
弘治十六年(1503),以修撰《大明会典》成,升为侍讲学士,赐宴礼部。参与修撰《历代通鉴纂要》。
弘治十七年(1504),出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
弘治十八年(1505),明武宗登基,以曾为东宫讲读,加从四品阶并俸,升翰林学士,充日讲官,赐纱帽、罗衣、鞾袜。
正德元年(1506),开经筵,赐白金、彩币,车驾视太学,赐坐彝伦堂。
正德二年(1507)正月,命教习庶吉士,署掌翰林院事。四月,又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改吏部左侍郎,赐御制蟠龙诸诗,赐纂要。
正德三年(1508)十月,任礼部尚书,赐玉带。任期内正值宦官刘瑾用事,遇有两难之处,宁可稍为逊避,这在当时亦不失其为正。
正德五年(1510)九月,命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入内阁,专典诰敕。以宁夏平,赐贺功金牌,加太子少保。十月,病逝,年五十七岁,赐祭葬,赠太子太保,谥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