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文昭

爱新觉罗·文昭(清朝宗室、文学家)

爱新觉罗·文昭
爱新觉罗文昭(1680-1732),清宗室。字子晋,号紫幢,又号芗婴居士、北柴山人、桧栖居士。饶馀亲王阿巴泰曾孙,镇国公百绶子。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的入室弟子。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特命宗室应乡试,他因在后场用了《庄子》语句,遂被放居。文昭就此索性辞俸家居,扫轨谢客,学道作诗。他一生肆力为诗,有雕虫深愧壮夫为,呕出心血也不辞的自况,今有《紫幢轩诗》三十二卷流传。兼通绘事,花卉写生得法于陈淳。著芗婴居士集。作有《八旗画录》、《清画家诗史》、《读画辑略》。

  • 全名爱新觉罗·文昭
  • 子晋
  • 紫幢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日期1680年
  • 逝世日期1732年
  • 主要成就清初诗坛领袖王士祯的入室弟子
  • 主要作品《八旗画录》、《清画家诗史》、《读画辑略》等
  • 职业文学家
  • 信仰道教

文昭诗作独辟蹊径,大量运用去雕琢少文饰的晓畅语言。刻画和记录市井间纯真古朴的风土人情。他的这类作品,与大多数满族人的审美习惯相投契,也为后世满族作家长期热衷:于都市民俗题材创作的传统开了先河。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