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程网首页
您好,亲爱的缘友!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订单
0
全部订单
0
未付款订单
0
未测试订单
0
已完成订单
0
我的动态
0
系统消息
0
个人中心
我的资料
我的汉币
我的汉点
关注中心
我的收藏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我要投稿
下载APP
手机汉程
中国历史
全部
全部
康熙字典
古诗词
黄历
五行穿衣
号码测试
星座运程
吉祥物
首页
国学
民俗
历史
汉语
文学
艺术
哲学
体育
历法
语录
典籍
文库
专题
国学答题
非遗
心理
历史
朝代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
隋朝
唐朝...
展开
历史
朝代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全部
历史
人物
三皇五帝
历朝帝王
各朝名臣
历代名将
十大乱朝太监
四大美女
四大才子
四大...
展开
历史
人物
三皇五帝
历朝帝王
各朝名相
历代名将
十大乱朝太监
四大美女
四大才子
四大名旦
楷书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
更多人物
历史
文化
历史事件
历史话题
历史地图
历史地名
朝代简史
历朝都城
历史典故
古代服装...
展开
历史
文化
历史事件
历史话题
历史地图
历史地名
朝代简史
历朝都城
历史典故
古代服装
二十四史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历史朝代
历史人物
历史题库
历史答题
上下五千年
历史上的今天
朝代顺序表
当前位置:
汉程网
>
历史
>
历史事件
>
隋唐地方志的繁荣
隋唐地方志的繁荣
方志的编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随唐时期,这类有图有经称作图志、图经的著作便大量涌现。由中央政府明令全国各地大规模编撰方志,自隋开始。隋王朝将全国各地上报的地志和图志,汇集编纂成全国总图志。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凡图经非州县增废,五年乃修,岁与版籍偕上。全国性的地志、图志,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三是注意军事要素的记载和绘制,把方志的编写和军事政治紧密联系起来。
事件相关
详
情
内
容
方志的编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它是一种记载地方史的书籍,往往以行政区域为单位,叙述其疆域、山川、建制、沿革、户口、物产、城廓、风俗、人物等内容,有较高的地理价值,因此,在传统的地理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晋宋以前,方志著作极少附图,地图虽有说明,但名目上还以图称,不与方志相混。宋齐以后,方志著作渐渐附上了图,这样既发挥了地图的功用,也加强了地理著作的科学性,这是方志编撰史上的进步。随唐时期,这类有图有经称作图志 、 图经 的著作便大量涌现。
隋统一中国后,在大业年间(公元603- 618年), 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 (《随书?经籍志》)。由中央政府明令全国各地大规模编撰方志,自隋开始。隋王朝将全国各地上报的地志和图志,汇集编纂成全国总图志。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区宇图志》129卷, 卷头有图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全国性总地志。《诸郡物产士俗记》151卷;《诸州图经籍》100卷。据《太平御览》引《隋大业拾遗》记载,这些图志、图经 别造新样,纸卷长二尺。叙山川,卷首有山川图;叙郡国,卷首有郭邑图,叙城隍,则卷首有馆图。其图上山水城邑题书字极细。 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早已佚亡,我们不能知道它们的具体内容。唐代对编造图志和图经也很重视,中央政府设有专门负责掌管图经的官员,并规定全国各州、府每3年(一度改为5年)一造图经,送尚书省兵部职方。如《唐会要》卷五十九记载:建中元年(公元780年) 诸州图每三年一送职方,今改为五年一造送。如州县有创造及山河改移,即不在五年之限。 《新唐书?百官志》也记载, 职方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坊人、道路之远近及四夷归化之事。凡图经非州县增废,五年乃修,岁与版籍偕上。 从《太平寰宇记》和《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得知,当时唐代曾有50多个州修有图经,其数量可以想象。现从敦煌石室中发现的《沙州图经》和《西州图经》两个残卷,可以看到唐代图经的大致面貌,但其中图已经没有了。全国性的地志、图志,在这一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如魏王李泰邀集学士肖德言等编撰的《括地志》550卷,外《序略》5卷;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图志》40卷;贾耽撰的《古今郡国道具四夷述》40卷;《贞元十道录》4卷等;孔述睿撰的《地理志》等等。唐代的文风极盛,方志的繁荣,可见其一个方面。由于当年的著作只靠手抄,其流通数量必然有限,加上以后多逢战乱,它们大都已散失。这些全国性的总地志、图志,以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最为出色,它是一部集魏晋隋唐地志之大成的代表作。
李吉甫(公元758- 814年),字弘宪,赵州赞皇(今河北赵县)人,出身宦官家庭, 少好学,能属文,年二十七为太常博士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中书侍郎裴珀病逝,第二年 授吉甫为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暴病身亡。李吉甫一生论著甚多,在地理学方面,先后撰有《十道图》、《河北险要图》、《淮西地图》、《元和郡县图志》等。2 p-
《元和郡县图志》40卷,目录2卷。现存34卷。是李吉甫晚年(公元813年)当宰相时,向宪宗皇帝献上的一部全国总地志。内容记述了全国十道所属各府、州、县的沿革、境域、山川、道里、户口、贡赋、古迹等。 起京兆府,尽陇右道,凡47镇,成40卷,每镇皆图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 (《元和郡县图志序》)。南宋时,图尽散失,遂改称《元和郡县志》。李吉甫在编撰《元和郡县图志》时,总结了前人所撰地志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正如他在《元和郡县图志序》中指出,过去所撰地志 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 在此基础上,他作了改进。一是注重了当今要素的记载,注意了数据的真实准确,在书中多用数字表达,是这一部志书的显著特点。二是摒弃那些注重 丘墓 、 鬼神 的做法,虽然他有时也不免落入神话故事的圈套,但还是保持住了方志编写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三是注意军事要素的记载和绘制,把方志的编写和军事政治紧密联系起来。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说: 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 这些在当时都是进步的。正是由于李吉甫的努力,尽管到南宋时其中图已亡佚,后世仍然对它有很高的评价,不仅因为它是魏晋以来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志,而且由于它所记载的 州郡都城山川 都有据可查, 无不根之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称其 体制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 可见它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后来编纂全国总地志的范本。在世界地理史上也是一部杰出的地理著作。
方志的编写,发展到隋唐时代,不仅体例日趋完善,而且地理内容也较过去增多,尤其是附之于图,达到了图文并茂的程度,是方志编撰走向成熟的标志。
除方志著作外,隋唐时期在其它一些著作中也多有地理性专篇,如杜佑的《通典》,成书于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全书200卷,列八门,地理门有《州郡》、《边防》两篇。《通典?州郡》而打破了历代正史地理志偏重于本朝的局限性,叙述各行政单位在前代的沿革,一般追溯到春秋战国。
可称得上是我国最古老的沿革地理篇章。《通典?边防》篇从历代史书的四夷传采集资料,突出边防作用,这在当时也是别开生面的。
点击展开更多事件信息
朝代导航
更多>>
隋朝简史
隋朝帝王
隋朝人物
隋朝事件
隋朝话题
隋朝都城
隋朝地图
隋朝地名
隋朝政治
隋朝经济
隋朝文化
隋朝军事
隋朝历史
隋朝典故
隋朝服饰
相关事件
更多>>
统一南北
开皇之治
杨坚称帝
开凿大运河
杨广夺位
营建大兴
隋与突厥之战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度
相关人物
更多>>
耶律纠里
伍云召
史大奈
王显
耶律宗元
耶律隆裕
宇文皛
刘良娣
杨素
杨侑
韩僧寿
萧图玉
宇文化及
杨约
邱瑞
萧余里也
韦德政
高宾
柳子斌
王谊
屠炉公主
魏文通
来济
李轨
长孙安世
耶律观音女
萧普贤女
史万岁
王世恽
长孙祥
最新文章
更多>>
· 隋朝兰陵公主是什么人 兰陵公主怎么死的
· 隋朝皇帝杨广的墓穴今在何方?
· 隋朝军事:诸卫源自西魏北周十二大将军制
· 隋朝将领裴仁基与裴元庆之间有什么特殊关系吗
· 揭密:隋朝北伐高句丽的真正原因
· 隋朝疆域:废除天下郡置 改为州县二级制
· 隋唐英雄罗成怎么死的?其实凶手不是李建成?
· 考古家发现隋朝古墓 棺材上有4字至今无人敢开
· 开隋重臣苏威:主导编纂了隋朝的法律《开皇律》
· 隋朝帝王陵的一座古墓中出现神秘诅咒,这个墓主人身份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