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事件 >三国

曹芳继位,魏政权动摇

年幼的曹芳即位,预示着曹魏政权的动摇,因为共同辅政的曹爽与司马懿,一为宗室大臣,一为外姓重臣,二人势必展开权力之争。本年二月,曹爽采用谋士丁谧的计策,上表推举司...[详细]

司马昭杀曹髦

在政治上,曹髦对司马昭专权十分不满。曹髦因司马昭权势日重,危及帝位,终于不胜其忿,声称司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决心要亲自出讨。王经等人谏阻,曹髦不听,率殿中卫...[详细]

曹丕攻吴

魏也不轻易上当,派使者到吴国要吴太子入魏作人质,但被孙权拒绝。曹丕大怒,于三年出兵攻吴。十月,孙权临江据守,曹丕也决定亲征攻打东吴。魏军围攻江陵好几个月,没有成...[详细]

司马师专魏

次年正月,司马师做了大将军,从此掌握了魏国政权。在政治司马氏父子实行高压政策,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都是一时名士,海内外对他们十分敬慕,这...[详细]

孙权称帝

孙权称帝,是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东汉末年,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在军阀混战中,据有江东六郡。不久,年仅18岁的孙权接替了哥哥职位,成为江东最高统治者。...[详细]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懿诡称病重,巧妙伪装,骗过李胜,于是,曹爽放下心来,不再提防司马氏父子。曹爽等见大势已去,接受条件回洛阳城,被司马懿软禁。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阴谋反叛罪,将曹爽...[详细]

曹丕称帝代汉

十月十三日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册奉交曹丕,宣布退位。十一月一日,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使用天子礼乐。县授匈奴南单于...[详细]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蜀建兴十二年八月,政治家、军事家、蜀丞相诸葛亮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北伐的军中,终年54岁。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以才学被称为“卧龙”。随即成为刘备的谋主。刘备...[详细]

姜维连年对魏用兵

蜀将姜维继承蜀相诸葛亮遗愿,连年对魏用兵,希望一统中原。蜀国人怨声四起,姜维上书谢罪,自求贬官。次年二月,姜维退还成都。姜维连年用兵,大大损耗了蜀国国力,灭亡已...[详细]

吴国孙皓即位

吴景帝孙休病危时已无法讲话,便用手写诏召丞相濮阳兴入朝,将儿子孙覃托附于他。二十五日,孙休病逝。于是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顾不得孙休临终托孤之言,扶立已废太子孙...[详细]

事件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