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让善于辩论,辞赋,年轻时便声名在外。曾与汝南名士谢甄去拜访名士郭泰,而郭泰对他们并不看好,曾私下对门人说:“这两位年轻人英才有余,但并不入道,真是可惜了!”此外,边让还和陶丘洪、孔融齐名,三人皆以才智为后进冠盖。
投奔何进
大将军何进听说边让的名望,十分仰慕,想征辟他为大将军府官员,又担心他不来,于是诈称征其为军事幕僚。边让到雒阳后,何进任命其为令史。何进设礼接见边让,边让既能善于占射,又能辞对,声气如流。当时坐席间的宾客有百人左右,无不被边让的风采所倾倒。府掾孔融、王朗都一起向其递交名片,边让平衡与二人交往。
议郎蔡邕也深深敬佩边让,认为边让应该得到提拔,于是给何进写信(全文详见《与何进书荐边让》)说:“我想幕府初开,广选英杰,白头旧德,都是上等人才。虽如振鹭集西雍济济多士的在周庭,也不能更好。令史陈留边让,天给他盖世的奇才,聪明贤哲。小时早孤,没有受到家训。一旦上学,便受大典。开始接受诸经,见本知义,老师不能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章句不能满足他的意思。心通性达,口辩词长。非礼不动,非法不说。若是遇了狐疑的言论,断定是非的时候,经书典籍,不断引来,概括综合,众人闭口,没有能折服他的。假使边让生在唐、虞之世,那是元、凯之次,运适仲尼,即是颜回、冉有之辈,难道是世俗的凡偶近器吗?阶级名位,也应升迁。如果还随辈而进,不足显露瑰伟的高价,昭著知人的大明。传曰‘函牛之鼎用来烹鸡,多汁就淡不可食,少汁,就熬煮不熟。’这是说大器小用是不合适的。我担心,此宝鼎没有受牲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脔割之间。希望将军考虑,采纳我的意见,把边让用之机密,发挥他的才能。如果认为年龄不合适,那么,颜回不得贯德行之首,子奇终无理阿的功绩。假使胜任,年龄是至关紧要的,古今都是一样。”
边让后来以高才提拔,屡次升迁,出任九江太守。但边让不以为能。
初平年间,天下战乱不止,边让弃官返回故乡。
诋毁曹公
曹操统兖州时,边让仗着自己的才气,不把曹操放在眼里,说了不少轻慢欺侮的话。有边让同乡人向曹操诬陷边让,曹操则让郡中官员将边让就地诛杀,之后又杀死边让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