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和1920年《潜山县志》第五卷中收录的《潜山义园记》可知,清咸丰七年(1857 年)春,旅居北京的潜山人陈盛江和周瀛等号召潜山同乡在北京右安门买地设置“潜山义园”,余三胜名列“潜山义园”的“首事”(主持者)之一,与程长庚并列。《潜山义园记》中记载道:“……潜为安庆属邑,地瘠多山,民每轻去其乡,佣贩自给。近年故乡兵火,避地北来者尤众,奔走衣食,谋生不遂,往往客死,无过而问者。……使天下之游斯土者皆如二君之用心,将无邑不有义园,俾死有所归,游魂无馁,岂不足以劝将来、厚风俗哉。故乐为之记。”可以看出,设置“潜山义园”的主要目的是安葬客死北京的潜山籍人士,“潜山义园”是《北京梨园金石文字录》中记载的用县名命名的义园。民国《潜山县志》还记录了民国八年(1919年)由安徽潜山会馆董事刘宗炎和副董事徐道傳等签署的《潜山义园地新契》。程长庚和余三胜等旅居北京的皖籍艺人参与“潜山义园”购置并被推为首事一事,是他们本人以实际行动对自己籍贯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