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俞大绂

俞大绂(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和微生物学家)

俞大绂
俞大绂(1901年2月19日—1993年5月15日),字叔佳,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植物病理学家、农业微生物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名誉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24年俞大绂从南京金陵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28年赴美留学;1932年获得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Sigma Xi荣誉会员,同年回国后担任金陵大学教授;1938年进入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1946年担任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1948年被选聘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先后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苏联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参与创办的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专业成立,并主持专业工作多年;1980年绂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1993年5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俞大绂早年从事谷类作物的抗病育种工作,先后培育并推广抗黑粉病小麦、大麦良种,以及具有抗荚斑病含油量高的大豆良种、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提出了小米病害的防治措施;首创中国禾本科作物黑粉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对粟病及蚕豆病害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晚年从事真菌异核现象研究方面。

  • 中文名俞大绂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 出生日期1901年2月19日
  • 逝世日期1993年5月15日
  • 毕业院校衣阿华州立大学
  •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微生物学》《蚕豆病害》《真菌遗传学节要》
  • 主要成就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籍贯浙江绍兴

俞大绂(6张)1901年2月19日,俞大绂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原籍浙江绍兴。幼年随家在上海和安东(今丹东)读小学。

1915年,俞大绂进入复旦中学学习。

1918年,俞大绂进入复旦大学预科专修数理。

1924年,俞大绂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他主学农科、兼修化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

1928年,俞大绂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到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1932年,俞大绂获得依阿华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植物病理学会会员,Sigma Xi荣誉会员和获得“斐陶斐”奖。同年回国后,担任金陵大学教授(至1938年)。

1938年,俞大绂进入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担任教授。

1946年7月,俞大绂被任命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

1948年,俞大绂被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俞大绂先后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至1982年)。

1955年,俞大绂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俞大绂当选为苏联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同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

1958年,俞大绂培育出中国特有的3010优良赤霉素菌种。

1959年,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农业微生物专业,俞大绂创办并主持专业工作多年。

1980年1月,俞大绂出任“文化大革命”后的北京农业大学第一任校长。

1993年5月15日,俞大绂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