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当前位置:汉程网 >历史 >历史人物 >义顺公主

义顺公主(朝鲜王朝宗室女、清摄政王多尔衮六娶福晋)

义顺公主
义顺公主(의순공주,1635年—1662年),李氏,本名爱淑。朝鲜王朝宗室锦林君李恺胤之女,1650年以朝鲜孝宗李淏义女的身份出嫁清朝,成为清摄政王多尔衮的嫡室继妃(即继福晋,为六娶福晋)。多尔衮死后被端重亲王博洛收继。后李恺胤入朝,顺治帝准其携女归国。

  • 全名李爱淑
  • 别名义顺公主、锦林君女子
  • 所处时代朝鲜王朝
  • 民族族群朝鲜人
  • 出生地汉城
  • 出生日期1635年
  • 逝世日期1662年

家世出身

义顺公主李爱淑本为朝鲜王朝远支宗室,是朝鲜成宗五世孙女,父亲是锦林君李恺胤。李恺胤的父亲箕城君李俔本来是成宗庶子益阳君李怀的孙子,被过继给成宗另一庶子凤安君李㦀之子兴原君李琼为后,所以李恺胤属于全州李氏凤安君派。李恺胤是箕城君李俔与婢女允介所生庶子,初封锦林令,后升锦林君,先后娶了安氏(安汝宽之女)、柳正顺(柳景深之女)、李氏(李翼之女)三位夫人。其中第二位夫人柳正顺本贯文化,是义泉监李机(朝鲜世宗玄孙、汉南君李𤥽曾孙)的外孙女。李爱淑就是李恺胤与柳正顺所生的女儿,也是李恺胤第三女。

远嫁清朝

义顺公主在族谱中的记载李恺胤被称为“至贫宗室”,家里很穷。顺治七年(1650年)三月,因朝鲜借口防倭而请求开南汉盟约中修城之禁,触怒了清朝,清摄政王多尔衮派出户部尚书巴讫乃(巴哈纳)等六名使臣问责,震动朝鲜朝野,是为六使诘责事件。不过多尔衮并未深究此事,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找朝鲜王女做续弦(当时他刚丧偶),所以巴讫乃在诘责朝鲜的同时又向朝鲜孝宗提亲。此前丙子之役后几年,朝鲜曾多方谢绝与清朝联姻,皇太极也答应,此时朝鲜君臣在震慑之余,不得已同意联姻。但朝鲜方面表示孝宗没有适龄女儿可以联姻,所以在宗室中挑选闺秀。李爱淑与其他几名宗室女子被带到宫中,由巴讫乃等几名清使挑选,最后确定李爱淑为多尔衮新任大福晋,李爱淑遂被封为义顺公主,作为孝宗义女远嫁清朝,清鲜两国间的外交危机也平息下来。据说,锦林君李恺胤送出女儿,并不仅是为国分忧,而是贪图清朝的彩礼。后来李恺胤果然得到彩缎40匹、白银1000两,一夜暴富。

四月二十二日,义顺公主率12名侍女启程,工曹判书元斗杓、户曹参判申翊全等护行,朝鲜孝宗与百官送至汉城西郊慕华馆饯别。五月二十一日,多尔衮亲迎义顺公主于连山,并在当天成婚。 六月二十二日,多尔衮举行了盛大的入京仪式,义顺公主乘坐金辇进入北京,万众争相围观。据说多尔衮见到义顺公主时颇有喜色,但回到北京后嫌弃义顺公主不美,侍女也丑陋,谴责朝鲜“不诚”。孝宗对此非常担忧,决定加派侍女来息多尔衮之怒。

寡居去世

义顺公主成婚不到半年,多尔衮就于十二月初九日去世了,不久遭到顺治帝清算,义顺公主亦被端重亲王博洛收继。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博洛去世,其后义顺公主寡居。顺治十二年(1655年)冬,义顺公主的父亲锦林君李恺胤以冬至兼谢恩正使的身份出使清朝,在礼部赐宴时泣请将其女放回朝鲜,礼部官员奏闻顺治帝,顺治帝恩准,义顺公主遂于翌年四月二十六日回到汉城。距她离开汉城恰好六年整。孝宗命户曹每月出钱供养她,以便终老。

李恺胤把女儿带回国遭到朝鲜举国唾骂,李恺胤也因擅自将负有朝廷使命的女儿带回国而被司宪府、司谏院弹劾,最终被削夺官爵、赶出汉城。同年十二月叙用。义顺公主在朝鲜国内被称为“锦林君女子”,也没有再嫁给任何人,最终于康熙元年(1662年)八月十八日病死,享年二十八岁,朝鲜显宗怜悯她,遂命从优下葬。

点击展开更多人物信息